李俊说得依然脸色不变,表情严肃。
“有些事已经发生,比如姜镶的投靠清廷。”
“有一事即将发生,比如大顺军马上要在河北、山西交界处发起的反攻。”
“有一件要在九月下旬发生,而这事儿已不会发生,是因为我之介入,会阻止其发生!”
“这么说来,我们的太子殿下,对即将要面对的清廷大军,也是有了应对之策啦?”
说这些时,方正卿的脸色已然转换成了欣喜。
“方略是有了,可再好的筹划还是要人去执行啊!我没您方公公那种根基,各地情报网点早有骨干,您一招呼,您的干将们立马动了起来。”
“不过,从今天开始,您老也动动步,去京城呆着,密切监视着多尔衮的清廷。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着重在清廷!”
安排了方正卿,李俊扫视过全场,又是揺头,脸色尽显奈。
“太子殿下,我们这里这么多人,您请随便吩咐,谁敢不认真执行,我杀他头!”
周遇枝站起来这样表态,还要讲下去,却被李俊示意他坐下。及时说道:
“周将军有豪气,勇气可嘉!”
表扬过后,李俊语气随即转变道:
“但是,光有豪气就够了吗?君不见我基地五十万民众,哪个没有要杀尽满鞑子的决心和勇气?”
“一起冲上战场,去送人头吗?”
“满鞑子兵人人都是屠夫,他们才不介意你送多少人给他们杀啊!”
“我们现在不缺人,只要我一声号召,十万基地男丁立即会集合而跟我去跟清军拼命。“”
“可是,谁去做百夫长?千夫长?还有统帅万人军团的将军,有吗?”
“再就是武器呢?让十万青壮赤手空拳去拼命?”
“所以啊,我再好的方略,现在就只能束之高阁,存于幻想!”
李俊讲到这里,喊出一个人的名字。
“赵天明!”
“在!”
赵天明站起来,挺直腰杆看着李俊。
“你军械制造局,目前共生产出多少武器?能不能在短期内提高三倍产能?”
问着话,李俊也是盯紧了赵天明。
“禀告太子殿下,我军械制造局到昨天为止,共改装生产出普通步枪一万一千支,狙击步枪三百八十支,小钢炮具四百套,未装药手雷二千五百个……”
“一窝蜂火箭炮已经开始制模,几天后就将铸造。”
“机关枪也已经定型,正组织人手研发,很快就可进入生产流程。”
讲到这里,赵天明停住,面露难色。看到李俊仍盯着,他才鼓足勇气讲下去:
“报告太子殿下,我军械制造局要在短期内提高产量绝可能”
“而且,当把报废火绳枪改造完成以后,步枪的产量还会下降……”
“因为没有钢铁原材料可供使用啊!这是目前我军械制造局产能最大的瓶颈……而且这个问题,短期内法解决!”
“范景文!”
李俊这时已经对范景文直呼其名了。
“微臣在!”
范景文迟疑一下后,还是站了起来。
“现在请范总理,汇报您的政府在这段时间里的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