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55章内乡县治多变迁中原特色成新元(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有诗为证一一

秦岭门户楚秦争,

缘起春秋战时风。

郦邑菊潭有特色,

两千年来蛮名声。

话说一一内乡县,是一个古老的县治,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因扼秦岭之咽喉,控湍水,默河,黄水河,等几个较大的入汉江水系,春秋时期,历来为楚,秦争夺管辖。足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

因此,可以说,内乡县,乃一重要的郡县。

以下述说其不同的特点,让您品味……。

a,有歇后语:天津狗不理包子一一内香(乡)!

b,内乡县,七分山二分岗一分平原。43条水系,在境内生成,穿行,最后归于汉江。

西北的山脉,乃八百里伏牛山脉,大多高峰在1000米以上。以老界岭为最高点,达1400余米。山中原始森林,中草药,菌菇类,金钱豹,蟒蛇,狼,野猪,狍子,狐狸,野兔,松鼠,貂,等等野生动物,层出不穷,比比皆是!山核桃,山野栗,山柿子,等山货应有尽有。

而西南的秦岭余脉,大多是500米左右的石头山,以前什么也不出,只有石头,故叫穷山。但后来改革开放时,发现这山里的石头是个宝,有大理石,有花岗岩,有米黄玉,墨玉,着实地给当地带来了足够大的财富。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链升级,环境保护的加强,这里的石头开发,才慢慢地步入了,守住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和谐共生的绿色经济。

这样看来,内乡县的山,还真的都是“富甲一方”的“富贵之山”!

c,中华之最一一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被列为中华之最。是金代以来,全国最大的县治。

在1985年以前,被内乡县公安局作为办公室,居住的地点。后旅游经济兴起,内乡县公安局搬迁,专门的辟为“内乡县衙博物馆”。

现大门口的牌坊一一菊谭古治。大堂上的“天理国法人情”,无不提示着:古县衙之显威,一方古治的发达!

常有地方一句口头禅一一这下凉到了二堂之上!

缘自,正堂之后,是二堂,是县主日常处理不太重要,紧急要务的地方。

(注:1981年,笔者在内乡高中上学时,走着到此一看,当时公安局还没搬走,只能看几个房间。1984年毕业分配到南阳上班,专门又到内乡县衙去看,此时,内乡县公安局已搬走,门票2元,后来又去,为5元。现在的门票则为60元,还有许多后来人造的景点!)

现在看来,内乡县衙博物馆,作为现代旅游文化的作品,无疑是成功的!成为了现代内乡县的“名片”!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