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霄因为没有灵根,所以不能贮存灵气,自然是法修行的。但是他精通医理,通过几次尝试之后,他惊奇的发现,可以通过针灸将灵气强行封在体内。
将灵气强封在体内,灵气会像一条四处乱窜的蛇,想要冲出去又找不到路,于是在各大经脉奋力游走。灵气游走全身,给景霄带来了极大的痛楚,犹如抽筋刮骨。天地之中精纯的灵气最是排斥异物,所到之处会将身体内的污垢强行挤出,这个过程十分痛苦,却也能淬炼全身,一开始,景霄强封灵气之后,会满身汗垢,后来则是满身血污。
为了提高修为,景霄咬牙强忍,因为达到凝气期的修为,他就可以下山了,回去看看先生,看看兄弟姐妹们,实在是太想他们了,想想当年的快乐也是一种幸福。为了救治先生,景霄放弃自由之身换取丹药,他从未后悔过,每当想到先生又能像往常一样健步如飞、谈笑生风,景霄就会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好几次,景霄因为强封灵气昏厥过去,恍惚中梦回小镇,先生和大伙儿都在,看到他们景霄又有了站起来的力气。
一天天过去了,终于景霄体内的污垢排完了,与此同时,体内也汇聚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气,他才惊奇发现五行灵气之间相互制衡,五种灵气也不再乱窜,而是有规律的自行运转。
只是这种存在于体内五行平衡的灵气,既不能归入灵根,也法外放,景霄只得自我安慰有总比没有好。
青石广场上,景霄周围的师兄们,一个个经过修行要么剑气闪耀要么凝炼威力惊人的法术,最不济的那个也有寸余长的剑气,唯有景霄挥舞长剑只有风声。而且景霄的白鹤剑术也越来越“蹩脚”了,成为一大笑话,关键是他还坚持每天去青石广场演练“笑话”,逗得师兄们乐呵乐呵。
没有灵根,几乎灵气,凝结不出法术,剑术也很“蹩脚”,样子还那么“龊”,景霄众望所归的成为仙足峰有史以来最垃圾的弟子。
——
重阳小镇,李文安接下了管理茅屋小院的重任,天地饭馆的老板娘收到了一封书信。
那个瘦高似是竹竿的少年——张小华,在盖宝树下的水井里捞了一撮泥土,然后默默离开了家乡。
装上一撮泥土,挎起一个包袱,背上一张父亲留下的长弓,这就是张小华带着的所有东西,只给小镇留下一个背影。
离开前,他给李文安交待:“我把先生弄丢了,我要去找他回来。这个院子是先生和景哥儿的心血,你要照顾好,千万不能再丢了,不然先生和景哥儿回来了就没地方去了。”
重阳节的夜晚,先生走丢了,张小华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镇上,山村,田里,河边,还有黑蒙蒙的原始大山,没看到先生的身影,也没发现足迹。张小华恨自己,恨自己能,恨自己重阳节晚上怎么就睡着了,他不止一次捶打石头,直到双手血肉模糊。张小华每次梦里都会见到先生和景霄,梦语:“对不起,景哥儿,我没能守护好先生。”,梦醒时,双颊有泪痕。
所以,张小华决定要外出找寻先生,找不到先生誓不回小镇,找不到先生又有何面目见景哥儿?
张小华还给饭馆老板娘留了书信,大抵意思就是:谢谢多年的照顾,对不起,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还有不介意多出一个“姐夫”。
天地饭馆的老板娘正是张小华的大嫂。
张小华,父母早亡,从小由大哥大嫂抚养。大约十年前,大哥也因病去世,大嫂为了能好好照顾张小华,卖了所有的田地盘下了小饭馆,也没有再嫁,一心就想着看护好“弟弟”。
张小华读过书,知道一些道理。
他知道大嫂带大他的艰辛。
他知道是张家对不起大嫂,兄弟两人误了大嫂一生。
他也知道,三十多岁的大嫂风韵犹存,很多人都上门提亲,若不是顾及“弟弟”的感受,大嫂是可以再嫁的,她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
几天几夜的思量,张小华想明白了,必须离开小镇。
很久以前,那时张小华刚刚去茅屋小院读书,先生就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张小华毫不犹豫的回答:我的理想就是能跟景哥儿天天玩耍。
后来,张小华看到了大嫂的艰辛,他的理想就加了一条,希望自己能赚钱,让大嫂不必那么辛苦。
再后来,张小华学习了很多知识,也懂得了许多事,他的理想又加了一条,希望身边的所有人都能开开心心,幸福快乐!
可是,有人就是要搞事情,让张小华和他身边的人不能幸福快乐。
镇长要给小饭馆加租加税,学塾要针对茅屋小院,那些混蛋书生学子为难景哥儿……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于是,张小华拎起砖头拍税吏,拿起擀面杖打学子,朝学塾泼桐油点火等等,张小华干了这些事,只是想守护自己和身边人所剩不多的幸福快乐而已。
原本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前几天,也还是不的。那时,先生还在,只要先生在,茅屋小院就还有家的感觉;那时,景哥儿白天去摆书摊,夜晚回来讲课,大家虽然各忙各的,但是也还热热闹闹不是?
后来,景哥儿把先生和小院交给张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