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轰隆!
小山头每天都会出现两次爆炸,木屋小院变成了废墟,小山头也秃了。在周围劳作的王孜荣等人天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天知道什么时候炸到自己,所以他们尽量远离景霄远离案发现场。
瘦弱的景霄骨子里却是一个倔脾气,不就是个开脉丹嘛,必须搞定。景霄带着死磕到底的信念,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爆炸事件。
临近中午,王孜荣看了看日头,放下锄头,招呼大伙儿去河边吃午饭。
小河边有柳树阴凉,也有清水解渴,最重要的是“安全”。
众人一边扒饭一边注意着小山头的动静,每次炸炉,那丹炉盖子可飞的远了,好几回差点被砸到。
“嗯?”
众人吃完了饭,又歇息了一会儿,感觉有些奇怪,平日里这个时候应该爆炸了啊,今天怎么还没炸?莫非又出什么变故了?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一股药香飘来。
小山头上,景霄捧着金灿灿的开脉丹,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
终于成功了!
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失败,就为了这一次的成功。
幸好这事发生在广目山,如果在以前的小镇上,老赵先生肯定会掐死杨老头。孩子,你是不知道,杨老头那些狗屁倒灶的理论害了多少人。
然而,景霄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这一次成功会被载入史册,救助了数人,后世人称这种新的开脉丹为“景丹”。
——
山中岁月,春去秋来。
旷日持久的秦梁之战终于结束了,那些跑来广目山避难的战乱流民终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山脚下,流民安置点贴着一张公告:
“凡归乡者,需及时上报,结算工钱,清点财物。归乡者住所、物件以及其开垦田地,皆可折算为银钱,折旧价为市价六成……”
公告最后一句是“平安回家”的祝福,署名劳役处刘德周。
“娘,娘,你看我找到了什么?”七八岁的小女孩使劲拖着一个大袋子,一步一步努力拉扯到门口,小脸挣得通红。
“小花,那些累赘东西不要了。”正在收拾行李的妇人回头看了一眼,又重新忙碌起来。
“我想带回去让爹爹和哥哥也尝尝啊。”小花撅起小嘴说道。
妇人听到后,愣了一下,转身过来打开袋子,分了一些出来。
那一袋子里装的是“上仙”发放的东西,里面有精粮、熏肉、饼子,她们娘俩舍不得吃积攒下来的。
“小花,咱们马上回家就能见到爹爹和哥哥了,你高不高兴?”妇人把熏肉和饼子拿了一些出来,放进一个小袋子里,因为要带回去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路途不短,背负不了太重,只能捡着值钱的带。
“当然高兴了,回家以后,我要爹爹给我做风筝,哥哥带我去捞鱼。”
“到时候,娘在家给你们做好吃的,等你们玩够了就回家吃饭。”妇人笑了,眼里闪烁着光。
妇人叫李翠花,家就住在秦梁两国交界处,家里有田有地,有果树,还有小河,河里的鱼特别鲜美。
终于可以回家了,可是李翠花母女只有一辆独轮车,上面堆满了行李物品,车上实在装不下了,小花也背上了一个大挎包。
山脚的官道上,李翠花母女回首,再看一眼,那间小小木屋,那一片山地,绿油油的苞米迎风招展,似乎是在与她们挥手告别。
“再见了,苞米,你们要好好长大啊。”小花捧着双手冲着苞米地喊道,然后挥动起小手臂,做最后的道别。
——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