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仪式开始的那天,来了几个西装革履的政府官员,其中一个,气派俊雅,谈吐得体,是市政府的秘书长,还有的人,许鹿笙并不记得十分清楚。再往后的那年夏天,沈嘉鸣想办法聘请了收购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Davi工程师作为当地研究所的客座教授,那些政府官员似乎也出席了,的确,安跃和政府的联系还是很密切的,好多批复都需要国资委许可。这些人也频频出席,应该是招商引资的缘故,给安跃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以至于很多年后,鹿笙通过考试在家乡小城的机关单位工作,市系统领导来视察,吃饭的时候,那个领导一直瞅着鹿笙,当领导的人记忆力果然不同常人,鹿笙那个时候是翻译,所以他们估计会好奇,为什么会来到一个小城市体制内工作吧?可这都是后话了。
那天的启动仪式,照片定格下来,所有人都笑得很开心。
其实展会开始之前,有个小插曲,当时电脑和音响没能正常运转,沈嘉鸣是个急脾气,禁不住有点焦躁起来,关键节点怎么出问题呢。人事小姐姐倒很是淡定从容,后来也顺利地修好了,那时候许鹿笙心想,这个沈嘉鸣,脾气可真的是急啊!
展会以后,许鹿笙还幸运地参与到新公司招录的面试中,由两位老外主持面试,许鹿笙作为翻译,他们对一个一个的面试者进行考核,许鹿笙忽然联想到自己面试的那天,其实或许自己也不算太差。她印象里最深的面试,一个是林祁,林祁是做机械设计出身,主要工作是画图,也就是所谓的ayt,他用的是CAD软件,但是刚开始林祁的英语并不好,甚至连老外说了什么他都听不懂,只能求助许鹿笙。第二个是老曹,老曹个子很矮,潘长江的长相,但为人老实厚道,此前在涂装线上做了很多年,在当地来说也算得上有一定经验了。第三个是小潘,小潘是985学校毕业,主要做电气模块,他的英语口语很是不,面试的时候许鹿笙不用像替林祁和老潘那样子捏一把汉,甚至她自己都很欣赏小潘的省心,让鹿笙终于有时间开会小差。再下来她有印象的两个人,一个是面试销售的老秦,老秦是个胖胖的高个美男子,戴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是英俊帅气,但后来鹿笙发现,老秦确实性格适合从事销售行业,混身上下长满了嘴,就没有他搞定不了的客户。再一个是左总,他面试的职位比较高,类似副总经理级别,主要负责项目管理这块。左总和老秦毕业的学校都很好,沈嘉鸣对学历很是看重,因而对这两人也格外重视。
再后来,就是跟着杜总和老秦,带两个老外走南闯北找客户,从浙江富阳的山脚一路开车,夕阳落下,许鹿笙在禅宗文化里看到的山水画卷淋漓尽致尽现眼前。他们接连拜访了好几家做家具和涂装的客户,许鹿笙从来没有这么高强度地工作过,换做过去在大学兼职做翻译,这样子的全职工作实在是性价比太低,她在心里默默念叨,也难怪他们要招个翻译了。许鹿笙向来尽心尽力,凭借最大地努力去做好自己地工作,她很快通过翻译的理解完整地梳理出并购公司地主要产品和相关介绍,还有很多机械专业词汇并不了解,经常是老马耐心地比划,慢慢的,许鹿笙的一切,都在从头学习,从磕磕绊绊到渐渐流畅起来。
最后几天回到上海,杜总和老秦又在寻找客户,老秦得益于贴心的表现,深得外国友人的信任,这些日子,他们对老秦赞不绝口,老秦除了口若莲花,鞍前马后,买水夹菜之外,将销售的本事发挥得头头是道。
两个老外好不容易来一趟中国,自然不能过在城市停留的时刻了。沈嘉鸣提前打听了老外的行程,约好时间,让许鹿笙带着两个老外去了一趟城隍庙玩。
上海的城隍庙张灯结彩,处处彰显着江南本色,就这样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逛着,逛到一家卖玉器的店,沈嘉鸣给老外讲起了中国的玉石文化,许鹿笙也听着,一边锻炼了英语听力,一边赏玩了下店里的玉石,嗯,她从前看书里说,上好的玉应该是周身通透,晶莹光泽才对。
夕阳落下的霞光映照,趁着光影,许鹿笙帮两个老外和沈嘉鸣拍下一张合照。那个时候的沈嘉鸣,刚刚年过而立,意气风发,还有着从校园里带出来的清纯书生意气,笑容灿烂,那样子的沈嘉鸣,永远定格在了十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