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2章 员工绩效考核(1)(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十一条业务部门人员考核。

业务部门人员考核方法:

1.业务部门人员考核指标以量化标准作为主要参考。

2.采用个人、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共同面谈,即时填写业务部门半年计划考核表,并且共同签字确认工作计划,此计划将作为绩效考核的量化标准。

3.7月份作为上半年绩效的考核时段,在考核时继续采用三方共同面谈的方式达到考核共识,同时确认该年度整年工作计划作为年度绩效考核标准,共同签字确认完成业务部门半年计划考核表。

4.下年1月份作为上年度绩效考核时段,针对年度绩效指标,参考上半年绩效考核结果,三方共同面谈,即时填写业务部门年度计划考核表确认整年度绩效,签字确认完成业务部门年度计划考核表。

5.考核表存档以及相关绩效应用。

第十二条职能部门人员考核。

职能部门人员考核方法:

1.职能部门人员考核指标以定性标准作为主要参考。

2.采用个人、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共同面谈,即时填写职能部门半年计划考核表方式,共同签字确认工作计划,此计划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

3.7月份作为上半年绩效的考核时段,在考核时采用考核人、考核人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工作涉及部门主管共同面谈的方式达到考核共识,同时确认该年度整年工作计划作为年度绩效考核标准,共同签字确认完成职能部门半年计划考核表。

4.下年1月份作为上年度绩效考核时段,针对年度绩效指标,参考上半年绩效考核结果,考核人、考核人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工作涉及部门主管共同面谈,即时填写职能部门年度计划考核表确认整年度绩效,签字确认完成职能部门年度计划考核表。

5.考核表存档以及相关绩效应用。

绩效评定

第十三条绩效考核依据。

1.被考核人的“职位说明书”。

2.半年度或年度工作计划。

3.员工的实际业绩、工作表现、工作态度、综合评价。

第十四条绩效评定等级。

1.人力资源部根据考核时填写的绩效考评表进行汇总、评定。

2.部长(含)以上人员不参加比例分布。

3.考核结果分为A~D,共4级。

4.人力资源部完成绩效考核报告至上级领导审核:

等级:A(优秀)B(良好)C(一般)D(差)

人数比例分布15%~20%40%~50%30%~20%10%

第十五条绩效结果公布。

分别于该年的8月份以及下年的2月份(考核时段后一月)于OA上公布考核审核结果。

绩效反馈与应用

第十六条绩效反馈。

绩效结果于面谈时确认,当时进行互相反馈。

第十七条绩效应用。

1.作为改进工作方法、方式的依据。

2.作为晋升、解雇和调整岗位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3.作为薪资调整、绩效奖金发放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4.作为潜能开发和教育培训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5.作为评选优秀员工以及其他奖励措施的参考依据。

6.供各部门制订工作计划以及组织决策时参考。

监督与管理

第十八条监督。

本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接受公司领导、相关部门以及个人的监督。

第十九条申诉。

被考评人如对考核工作有重大异议,可以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由人力资源部对其考核过程、情况进行调查,并将结果报至公司领导,由其作出最后裁定。

第二十条管理。

所有绩效管理相关文件由人力资源部统一进行整理,分别建立电子与文本档案。

第二十一条有关职责划分。

公司领导职责:

1.负责所辖部门考核工作的整体组织策划及监督管理。

2.负责对公司各部门工作进行考核。

3.与所辖部门就有关工作计划进行商讨制订。

4.对考核工作有疑义的情况进行最后裁定。

5.积极推动、执行考核结果的有关应用。

部门主管职责:

1.负责帮助员工制订工作计划,审核考核标准。

2.参与所属员工的绩效考核面谈,并进行评价。

3.通过考核、面谈,帮助员工制订、改进、调整工作计划、方法与方式。

4.积极配合对考核有异议的情况下的有关调查。

5.参考考核结果辅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

6.积极推动、执行考核结果的有关应用。

人力资源部职责:

1.负责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各项工作的培训与指导。

2.参与整体部门、个人绩效考核过程。

3.负责协调、处理各级人员关于绩效考核工作的申诉;负责对考核过程中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指导。

4.负责对考核结果进行等级评定与统计。

5.负责面谈现场的协调。

6.根据绩效结果进行应用、执行。

7.负责对有关文件进行整理、归档。

8.负责对考核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与公布。

9.负责对有关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修改与制定。

附则

人力资源部制定本制度并负责对其进行完善与修改,各部门辅助推行本制度。

人力资源部对本制度拥有最终解释权。

制度自正式完成后进入公司总体制度,并立即执行。

设立绩效考核指标

做好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最难的莫过于设计一套“绩效考核指标”,让员工清楚绩效考核到底考核些什么。

一、考核指标设计原则

1.战略相关性

战略相关性是指工作标准与组织战略目标的相关程度。现代企业是合作劳动的组织,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关注团队精神培养,强化合作意识,如果只想依靠鼓励、号召、启发觉悟,而不触及利益问题,是无法达成目标的。必须形成团队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形成“团结协作不够,个人利益就少;没有团结协作,就得不到个人利益”,即俗话说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水少小河干”的压力。这种压力一定要通过员工绩效管理来具体体现利益分配,才可能产生影响。

对待这两件事,一是要有严格的功能区分,不可混为一谈,有所偏废;二是要注意相互间的配合,把握火候、力度,争取相得益彰。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