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姐弟相认(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赵天龙思索片刻,决定不再隐瞒,便将自己的随身玉佩摘下递给李静,询问道:“敢问大嫂,你可认得此物?” 李静一看见玉佩的形状便神色大变,接过玉佩之时双手均在颤抖。玉佩的正面是一个长发美少女羞答答站立的造型;再看背面,平整光滑,中间部位有一个行书的“云”字,简洁而见霸气。汪宏远察觉此玉明显是女子之物,他也知道妻子有一块类似的玉佩,看来此人和妻子有些关联。 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妻子李静泪眼婆娑,也从身上取下一块玉佩交给青年。赵天龙接过玉佩,玉的正面也是一个长发少女,只是更加端庄温婉,背面是一个行楷的“姝”字。不错,这就是大姐上官静姝的玉佩,这个自称李静的少妇就是自己的大姐上官静姝。难怪自己觉得有些熟悉,分离时大姐已经十七岁,容颜与此时相差不多,只是气质略变,加之十余年未见,一时没有记起来而已,赵天龙这样想着。 “大姐,十一年了,我们终于又见面了。”赵天龙说道,语气欣喜而伤感。 “阿仁......”若不是有这个儒生姐夫和夫君在,两姐弟可能已相拥而泣。 上官静姝看见自己夫君的疑惑,便解释道:“夫君,这位是贱妾一母同胞的大弟上官仁,夫君可唤他做阿仁。” 汪宏远虽仍有疑惑,还是和赵天龙再次正式见礼道:“阿仁。” “姐夫。” “志儿,快跪下,叫舅舅。”汪宏远急忙招呼道,汪承志依言而行,众人见礼毕,此刻的气氛已经没有了那些遮遮掩掩,上官静姝开始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原来当年,上官静姝独自一人引开追兵,同样重伤昏迷,被汪宏远的父亲所救,上官静姝并未隐瞒身份。当时的汪父早年丧偶,独子又在外求学,孤苦无依,上官静姝便和汪父相依为命。不料一年后汪父重病不起,汪父便将汪宏远从书院召回。临终之际将汪宏远的终身大事定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汪宏远在三年守孝期满之后便和上官静姝完婚。上官静姝的身份毕竟特殊,汪宏远便带着上官静姝回到乡下汪家村,给上官静姝改名换姓。夫妻二人便在这世外之地男耕女织,隐居起来。 “阿仁,你为何自称赵天龙?”上官静姝疑问道。 “当年双亲交代去落云郡赵家,最终只小弟一人抵达。原来现任家主赵雄是父亲一母同胞的弟弟,我二人还要称一声二叔。小弟到赵家之后,二叔给我做了个假身份,落云郡赵家二公子赵天龙。” “哦,原来如此,也不知小弟和小妹如今在何处?过得怎么样?”上官静姝伤感道。 “大姐宽心,二弟和小妹如今均在安阳城,他们均已和小陌表弟相认,小陌表弟如今已正式就藩云州,不会有事的。”赵天龙说道。 “真好,这些年,苦了你了。阿仁这次又是因何受伤,大姐看你伤得不轻啊。”上官静姝关切道。 “哎,都是小弟的错,云儿嫁入南宫世家,嫁给了她不想嫁的人。小弟直接找上南宫世家,南宫震不在碧水城,南宫本出手,小弟还活着纯属侥幸。”赵天龙说道。 “南宫本,十一年前他就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小弟对上他,实在太冒险了。”上官静姝埋怨道,一副长姐风范,赵天龙嘿笑不语。 姐弟两一高兴才发觉冷落了汪宏远,赵天龙便说道:“姐夫,你既然是儒门学子,想必同样以治国平天下为平身夙愿,怎么甘心在此耕田种地呢?”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以民为本,而广大人民所求不过丰衣足食,丰衣足食的基础便是人人拥有足以生存的土地。厉朝世家兴盛,良田多被世家所占,小生的平生夙愿要实现需要绝佳的契机。”汪宏远说道。 “听姐夫的意思,是希望实行均田制?” “不错,不仅如此,资源应该由朝廷统一分配,不应被大家族据为己有。小生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如此做必定会得罪很多大家族,当权者想必也无法让我放手施为。不瞒阿仁,姐夫其实对厉朝的现状有些心灰意冷。”汪宏远说道。 “那姐夫觉得,要实现均田制,让资源归人民所有需要怎样的条件?”赵天龙好奇道。 “细细说来,首要一点自然是当权者有此心,无论王朝世家,大部分政策方略均是当权者的意志表现;接着便是执行的能力,此处应一分为二,与执行者而言,需要执行力,于被执行者而言,需削弱其抵抗力,简言之,在厉朝尚武的大环境下,执行力其实就是武力;最后才是方案的可持续性,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案细则。”汪宏远侃侃而谈。 “姐夫所言甚是,作为厉朝的掌权者,独孤氏的武力,尤其在巅峰战力一处没有压过世家的实力,目前确实不具备条件。” “唔,听阿仁的意思,你也有这样的夙愿?你不是世家子弟吗?”汪宏远疑惑道,态度明显比之前和缓了许多。 赵天龙终于听明白了,汪宏远对自己不冷不热,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和汪宏远两人的身份立场和理念不同,世家是阻碍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毒瘤。遂回答道:“姐夫多虑了,天刀门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赵家对朝廷法度一向遵从,而且会因均田制利益受到损害的世家也不会是全部。姐夫若有心尝试,小弟可为姐夫引荐一位当权者。” “阿仁,你是希望大姐一家和你一起走吗?”上官静姝问道。 “不错,即便姐夫无心官场,小弟也希望大姐一家能随小弟前往安阳城,好歹有个照应,毕竟一家人均在那里。”赵天龙说道。 汪宏远一时拿不定主意,既然是前往安阳城,姐弟两和云州的藩王又是表亲,小舅子所说的当权者自然就是这位云州的藩王。虽说自己有心入世,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自己对他并不了解。 上官静姝或许是看出了夫君的担忧,遂也出言劝道:“夫君,表弟的为人贱妾可以担保,此人有容人之量,心怀天下苍生,确是明主。”她如此说,看来已经决定接受弟弟的建议。 汪宏远思索良久,终于说道:“也罢,儒门讲求的是积极入世。志儿已经六岁,也应该带他出去见见世面了,再说小生也不能阻止夫人兄弟姐妹团圆。只是夫人怀有身孕,此时出远门恐有不妥。” “夫君无需担忧,从此处往安阳城最多二十日便可抵达,贱妾此时怀孕尚不足六月,远没到生产时间,多加注意应无大碍。”上官静姝说道。 听到此话最开心的自然是汪承志,只见他雀跃道:“好唉,终于可以出去玩了。” “阿仁,你既然还心心念念云儿,想必还不曾娶妻生子吧。”上官静姝惋惜道。 “大姐只说对了一半,小弟虽未娶妻生子,却于去年收一名父母双亡的男童为义子,还纳了一小妾给他做娘亲,说起来那义子年纪和志儿相若,志儿以后有伴了。”赵天龙说道。 “话虽如此,阿仁你是上官家长子,既然云儿已嫁为人妇,你应该早日另择良配娶妻生子为上官家留后。”上官静姝劝道。 “罢了,来日方长,此事容后再议。”赵天龙很坚决的说道,上官静姝多少记得弟弟的性子,有些事她说了也不管用。 “夫人稍安勿躁,阿仁年纪不过二十五六,正是青春好时光,只要好好活下去,何愁上官家无后。”汪宏远为小舅子解围道,说得倒是十分在理,正和赵天龙心意。 “舅舅,舅舅,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呢?”汪承志依旧雀跃着道。 “志儿啊,你在这里长大,这里有你的玩伴,有你熟悉的叔叔伯伯,你舍得他们吗?”赵天龙一本正经地问道。 “舅舅,志儿就是出去玩玩,大熊狗儿小芳他们都没有出去玩过,等我出去玩一圈回来,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如何好玩,他们肯定羡慕无比。”汪承志美滋滋的道。 赵天龙不置可否,并没有去泼外甥冷水。因为按照他的计划,除非到了汪承志成年或者拥有独自行走江湖的实力时他自行回来游玩,否则短时间内不会再回到村里来,甚至可能会永远不回来。不过这样也好,汪承志还小,到了安阳城或者是其他地方总归还是会有新的玩伴,新的朋友。正如当初他带赵文轩离开家乡的初衷,先不说今后成就,仅就格局视野而言,在山村绝对无法与之相比。 “志儿说得也对,既然决定走出这里,姐姐姐夫想必也需要些时间安排,小弟身上的伤也还需调养几日,你夫妻二人商量安排妥当之后再定行止吧。”赵天龙说道,事实确实如此,大姐的下落也已寻到,此时手头已经没有什么紧要之事。 “唉,阿仁所言甚是,小生与夫人已在此处生活十年,早已与故土无异,田产需处理,亲友需拜别,确实诸事繁杂,估摸着怎么也需个三四日吧。”汪宏远说道。 古往今来,在为人处事上有一套约定俗成的东西,儒门将其总结为三纲五常,作为立身之本。三纲者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仁即以人为本,富有爱心;义往大说坚持正义,保持节操,往小说便是义气,所谓为朋友两肋插刀;礼容易理解,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儒门祖师认为应以礼立国,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众人心平气和解决分歧,从而天下再无纷争;智即智慧,信即诚实守信,在此不予赘述。 人是群居动物,在一个地方久了,多少会有一些朋友熟人,若非万不得已,不辞而别是一件十分无礼而且不仁不义的事情。就如此刻,若一家三口不声不响的随赵天龙离去,田地房产倒在其次,熟人会莫名其妙,若有相交甚厚的友人便会担忧,不知发生何事。人啊,在不知道确切消息时喜欢瞎猜瞎想,即使只是谎言,他们对关心的事情也希望得到确切的消息。总而言之,一家三口需要处理的事情不少,尤其是人际关系。至于会不会有人在事后埋怨将这一家人带走的赵天龙,那就不得而知了。 太平历七二二年十月初三日卯时,霁州碧水郡,汪家村 赵天龙除了在昏迷时,每日卯时末辰时初起床练功,不曾有一日靡费。即使没有与天下第一的南宫本交手,赵天龙知道这天下能战胜自己的至少还有四个,自己对上仅存的四大高手胜算只三四成,更何况已经知道淩晓宇是暗夜的领导者之一,曾与淩晓宇交过手的赵天龙知道他是个高手,生死相搏胜负未知。这还只是已知的高手,江湖上还不知有多少绝世隐者,在这样的情形下,自然还不是放松的时候。这日即便身处汪家村,同样按时起床,在昼夜交替,新的一天来临之际习武悟道。 昨日虽只是梦境,梦中父亲的话却对赵天龙触动颇深。天道循环,往复不息,一个人的一生在时间长河中渺若微尘,所有的恩怨情仇,所有的功名利禄都将湮没在时间长河中。 每个人的结局都是注定的,可为人一世,总得做点什么好不枉来这世上一糟。太阳依旧东升西落,往复不息。赵天龙也有些明白为何父母最大的期望是儿女们好好活着了。一个人的生命终归是有限的,可生命并非不可延续,关键在于传承,儒门先贤所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是此理。血脉不断,此生未竟的事业可留给儿孙继承。如此说来,无论王朝世家,行赶尽杀绝之举是否有违天道? 三日后的十月初六日一大早,上官静姝一家三口便随赵天龙翻过院落所在的后山,进入官道往西北而去。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