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都想儿女双全吧。阴阳割昏晓,有儿有女才完美。可惜我们现在国家只让生一个小孩。要不你给我生个双胞胎,一炮两个。”牛皮糖眯着眼睛像喝醉了酒。
我一巴掌打醒梦中人:“你瞎想什么呢继续给我讲故事。”
牛皮糖从遐想中拉回思绪,继续和我唠叨。
我妈生下我三姐后,家里的一间房又觉得不够住了。我爸瞄上了晒谷场边上的空地,平时除了在生产队干活就是去山上打青石。生生的用一双手一把铁锤砸出了三间屋的地基。
那时候农村里盖房子拼的是力气,用墙夹夯实泥墙,大多是本村人互相帮忙。王坑山高皇帝远,也不存在什么审批地基的问题。村子里总共不到100号人,大家还都沾亲带故,盖个三间泥房也不算太难。
徐桐花的心思都放在盖房子上,每天匆忙给三丫头喂上两口奶就把她塞给二女儿,让她帮忙照看妹妹。
二女儿刚满5岁,她自己也是个孩子,叫她照看1岁的妹妹简直是勉为其难。可是父母亲那么忙,奶奶又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爷爷。没办法,只能半拖半抱的带着妹妹来找大姐。
大姐7岁,已经在村小学上学。大妹妹带了小妹妹找过来,她没有办法只能带了两个妹妹一起念书。幸好老师也是本村的媳妇,对这样的情况也见怪不怪。
三丫头就成了王坑村里年纪最小的小学生。
王坑虽然村子小,但在提倡英雄妈妈的年代,村里的小萝卜头还挺多,每家都有三四个。最离谱的一户人家一口气生了十三个,七个女儿六个儿子。
村东头有一幢集体的房子,村上人管它叫“社屋”。二十来个7到10岁的小孩子被集中到这里上课,开了一个复式班。所有的小孩在一间屋子里上课,一到三年级的课本都讲,语文教学也是一个老师。上完三年级的大孩子走5公里山路去行政村竹翠村上高年级。
日子就这么拖拖沓沓的往前走,新房子上梁的时候徐桐花又生下了她的第四个孩子。
这次是一个男孩子,和三丫头仅仅相差了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