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奴婢刚刚问小崔了,他说太上皇大限将至,圣上要代父册封。”
嬷嬷凑到丽太妃耳边低声说道。
小崔是金公公的干儿子,他奉命在无极观门前迎接丽太妃。
丽太妃一怔,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有刹那间的恍惚。
代父册封?
皇帝要代替太上皇立她为后?
想当年,太上皇准备迁居长寿宫,临行前的那一日,她在门外跪了四五个时辰,太上皇也没有松口。
次日她的腿疼得不能走路,因此没能送太上皇出京,御史们却为此弹劾她,说她恃宠生骄,说她没有礼数?。
皇帝的生母未封太后,这种于理不通的事,却被掩盖在那些御史们的弹劾之中,没人提,没人问,无论是皇帝还是群臣,全都装糊涂。
她哭过,闹过,上吊过,这么多年了,她每年都要闹上几次,可是没有用,她还是太妃,无理取闹的丽太妃,而皇帝对她的态度却越来越冷漠。
可是直到现在,她才知道,原来还能代父册封!
原来不用太上皇下旨,皇帝就能立她为太后!
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皇帝肯定一早就知道,宗室皇亲们肯定也知道,至于那些文武百官,他们饱读诗书,精通律法,一定也是知道的。
可是没有人提,十几年来,没有一个人提起。
他们任由她满腹委屈,任由她成为笑柄,任由她哭闹。
尤其是皇帝,明明一个代父册封就能解决的事,他却拖了十几年,骗了她十几年,现在太上皇要死了,他想当孝子,就要立她为太后了?
可笑,太可笑了!
丽太妃的心情,从乍闻消息时的惊喜,转瞬之间便恨意滔天。
四十年了,他真以为他是龙子凤孙了?
丽太妃恶狠狠地看向轿辇外面,忽然,那张脸再次映入她的眼帘。
丽太妃下意识地又去揉眼睛,这一次,那张脸没有再次消失。
像,真像,只是比起她的徐郎要苍老了许多。
她的徐郎风华正茂,而这个人已经垂垂老矣。
她的徐郎如果活到这个岁数,就是这样的吧。
不,怎么可能,徐郎要更英俊,更萧洒!
“太妃,肩舆备好了,您请下车吧。”
丽太妃的思绪被打断,再去看时,那个老头已经不见了。
她想,她一定是太气愤,导致眼花了。
此时,太上皇仍然躺在床上,双目紧闭。
韩院使再一次诊脉,叹了口气:“太上皇的脉象越发微弱了。”
永嘉帝悲从心来,声音里带着浓重的鼻音:“父皇还能支撑多久?”
韩院使看了看角落里的更漏:“最多两个时辰。”
这时,门外响起太监的声音。
“丽太妃到——”
“皇后娘娘到——”
“六皇子到——”
“七皇子到——”
“八皇子到——”
小皇子们跟在丽太妃和皇后身后,鱼贯而入。
他们临来的时候已经被身边人叮嘱过了,所以一进来,便跪到太上皇榻前,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
永嘉帝看着他们的表现,满意地点点头,目光下意识在七皇子身上顿了顿。
而这一切落在三皇子眼中,他恨不得把七皇子一脚踢出去。
本皇子为父皇做了这么多,父皇却还是多看老七。
虽然近期父皇经常把老七带在身边,但是以往本皇子并未在意,老七背后无母族支持,年纪又小,根本不配与本皇子相提并论。
可是现在不同往日,出了范秋筠的事,虽然父皇只罚我一年俸禄,可是我能感觉到,父皇对我是不同了
丽太妃却只是远远地看了太上皇一眼,便移开了眼睛。
这个老不死,还是那么面目可憎!
禄王原本还在哭,听到丽太妃来了,哭声立刻中断,他道:“人来齐了吗?”
三皇子打定主意要趁着给太上皇治丧,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现。
他连忙说道:“来齐了。”
福王却摇头:“没有,还差三个呢。”
说着,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萧真:“你这孩子,怎么办事的,人呢,怎么还没到?”
萧真忙道:“已经到了。”
他冲着门外高声说道:“进来吧。”
屋内众人皆是一怔,尤其是永嘉帝。
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看向门口,大门徐徐打开,走进来的是两个少年。
禄王世子:“你们怎么来了?”
来的正是他那两个活宝儿子,碎大石兄弟!
两人却像是没看到他一样,腰杆挺得笔直,神情严肃。
禄王世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两个不孝子,该不会是被夺舍了吧,他们不是应该上窜下跳吗?
永嘉帝眉头微不可见地动了动,禄王父子在这里,这两个孩子过来倒也正常,不正常的是他们和萧真的关系。
刚刚是萧真让他们进来的。
什么时候开始,萧真和禄王府走得这么近了?
佳宜藏了赵渊这么多年,现在萧真和赵渊一起回京,又与禄王府勾结,朕倒是没有想到,禄王府竟然也参与进来了。
好,等过了今日,朕就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下一刻,永嘉帝便看到了跟在碎大石兄弟身后的三个人。
三个似曾相识的人!
永嘉帝只是觉得这三个人似曾相识,可是在场的其他人,却已经惊呆了。
这三人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者,和两个四十上下的中年人。
令大家惊讶的是,那两个中年人的相貌,与永嘉帝竟有六七分的相似!
甚至还能从他们脸上看到几位皇子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