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
北大荒,小兴安岭南麓,靠山屯生产大队。
“张卫生员,早就盼着你来了。
上次你说要落户我们靠山屯,你是不知道。
我们全屯子比过年都高兴。”赵队长热情的握着张红旗的手说道。
“赵队长,给你们添麻烦了!”
“什么麻烦?
张卫生员,你就放心留在靠山屯。
我们靠山屯虽然穷,但很团结!
在这里,没有人敢欺负你!”赵队长一挺胸脯,语气中透着豪爽。
“好!我就落户靠山屯,以后我就是靠山屯生产大队的社员。”张红旗笑着点头。
“哈哈……欢迎!
欢迎张卫生员加入我们靠山屯生产大队!
走吧,我先带你去看看房子!”赵队长说完,率先走出大队部。
赵队长带着张红旗往村北走,边走边介绍:“张卫生员,按照你的要求。
环境安静一点的,就只有北山坡的这座房子了。
这房子虽然有年头了,可主人没有问题。”
“赵队长,感激的话我就不说了,以后有事您招呼一声就行。”张红旗感谢道。
“多大点事!
你能落户靠山屯,那是我们靠山屯的福气!
等把你的户口问题解决了,我就去公社落实你卫生员的工作。”赵队长爽朗地笑道。
赵队长说得没错,七十年代农村缺医生,张红旗作为从北大荒建设兵团出来的卫生员,自然受欢迎。
他能落户靠山屯,对这里来说是个大便宜。
“张卫生员,锅碗瓢盆都是生产队队部的,暂时借给你用。
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们尽量帮你解决。”赵队长带着张红旗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问道。
这是一座院子,有三间正房,东边是厨房,西边是牲口圈和厕所。
虽然是土坯房子,但很敦实。
院子里还有一棵枣树,枝繁叶茂。
看到枣树,张红旗愣了一下,小兴安岭这地,没有自然生长的枣树。
那么,这棵大枣树,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从关内带来的。
当年大逃荒的时候,有人带着槐树枝当作纪念。
也说不准,有人带着枣树,当作纪念。
“挺好的,就这样吧!
缺什么,我再慢慢添置。”张红旗满意地点点头。
“也行,以后需要什么,慢慢添置。
咱老百姓过日子,不就是这样?
另外队里商量了一些,后山那片山坡地你可以开垦出来当作自留地,能开多少算多少。”赵队长吸了一口烟,笑着说道。
又吸了一口烟,赵队长接着说道:“队里商量了,不管公社批不批,你都是咱靠山屯的卫生员。
往后不用下地,专心给人瞧病就成,队里给你记满工分!
本队社员看病免费,外队的你看着收,诊费交队里,额外给你算工分。”
“我都行,赵队长能收留我,我已经感激不尽。”张红旗连忙道谢。
“行了,我就不多待了,你先收拾一下吧!
晚上队里给你接风,欢迎你落户我们靠山屯大队。”赵队长又四下看了一眼,才开口说道。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等我安顿好,再好好报答赵队长的收留之恩。”张红旗抱拳道。
“什么报答不报答的,落户靠山屯,就是一家人。”赵队长是个爽快人,说完就背着手离开了。
送走赵队长之后,张红旗再次查看起自己的新家。
堂屋里摆放着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两侧摆放着两把椅子。
八仙桌后面还有一个长条案。
东屋是一个火炕,地上还有一个已经有些开裂的衣橱。
西屋有一张破旧的桌子和几张椅子,还有一个书柜。
厨房里锅碗瓢盆很齐全,院子里还有一个大水缸,水也是满的。
转了一圈,张红旗发现,赵队长给他准备的东西到是很齐全,可唯独缺少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物资。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这些东西每一样都需要花钱购买。
靠山屯再大方,也不可能给他准备。
里里外外转了一圈之后,张红旗烧了一壶水,给自己倒了一杯,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看着门外的院子,心里盘算着未来的路。
这一个多月,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
他从受人尊敬的卫生员,差点沦为阶下囚。
如今更是被建设兵团除名,背着处分,只能在偏远的靠山屯安家落户。
这一切,都拜高援朝所赐。
一想到高援朝,张红旗就恨的牙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