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放脑子的地方。)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古言晦涩,台下的学童听得不懂,满脑子都是问号。
这时候,一个皮肤黝黑,脑袋后扎着长长发髻的男孩出言问道:
“陈夫子,书本里讲的是什么意思?”
台上,身着灰袍,腰杆老得僵硬直不起来的老者,朝着学童走去,正是学堂夫子陈先奉。
他手抚白须,神色露出几分追忆道:
“天地不言仁,滋养万物,不求万物的回报;圣人不言仁,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的回报。”
话说完,陈夫子的脸可见的色黯淡了下来,眉眼间缠绕着淡淡哀愁。
“但,”
“原本的意思已作古,都是曾经的话了。”
“现在这片天地,凡人是被豢养的牲畜,尊严少得可怜。”
“天地张嘴,凡人落入它的肚子,永世不得超生。”
几个孩童仍然不能理解夫子口中的世道,毕竟这个小山村中未出现他口中说的恐怖之事,很难想象未见闻的恐怖故事。
陈夫子奈的摇了摇头,接着道说:
“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间可是一年,你们才出生几年罢了,当然未见未闻。”
“天神下完一局棋,孟婆熬好一锅粥的时间,也许你们就会看见咯。”
……
陈夫子话音刚落,学堂外传来少年的叫喊声。
“夫子,夫子……”
“青继宫的人来了!”
听闻少年的话,陈夫子赶紧的推开了木门,眼中的混沌清澈了几分。
“唉哟!”陈夫子自责又惊喜的叹息。
“到底是上了年纪,这等大好喜事都被我给记模糊了。”
“明台,你快去召集村里的少年们,鸿鹄当去远方咯。”
喊话的少年叫明台,也是陈夫子的学生,整个村里,由小到大的孩子都是他的学生。
得到陈夫子的吩咐,明台奔去其他适龄孩子家中挨个通知,这是村里的头等大事。
陈夫子收起老得发黄的书,难得的给小学童们放了假。他要回家一趟,去通知自己家里的那个适龄的少年。
……
村落名为“锁泉”,住着上千口人。
不多时,位于锁泉村各处的父辈,祖辈都领着自家孩子前往村中央的祖祠。
祖祠并非是一家之祠,是姓氏家族的集合,供奉着村里所有姓氏的老祖宗,也是村里每逢大事的集合地。
……
明台走在陈夫子身侧,向着跟在陈夫子身侧的的另一个少年问道:
“小凡,你说“青继宫”能选中我们么?”
少年抬起双手扶在后脑,满不在乎的回答道:“谁知道呢…..反正去年的督武台,前年的烟雨楼都把我给过滤掉了。”言语中,不难听出他的失落之感。
明台和张了凡是同年于学堂是肆业,算上青继宫的选拔,这已经是第三回,同龄的人早已在各道场学有所成,两人还没有出新手村。
“这些道场真有些本事,黎雪若上次可是御剑飞回来的!”明台脸上不约而同的同时露出了羡慕和落寞两种情绪。
听着两人的讨论,陈夫子出声安慰道:
“你俩啊….别担心….”
“青继宫是出了名的手松,你俩这回一定有戏。”
没,陈夫子家的少年,就是张了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