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30章 评大明民族政策(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当时,广宁只要再守一天,熊廷弼就率援军赶到了。那么两面夹击努尔哈赤,最终结果是什么?

石家兄弟还会投降吗?

我们不能说,石家兄弟不投降,会在多大程度上延缓大明的灭亡,但是,至少说大明在辽东还多股能战力量吧?

而且,如果当时的广宁之战,熊廷弼干掉了努尔哈赤呢?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研究。

最后,还是要把李俊以尚可喜和石廷柱为例子,推展出的,大明朝廷在辽东失败的根本原因讲出来。

李俊说:大明一向奉行大汉族主义国策,实行收敛式的边疆政策。最终在边疆地区没有笼络住汉人之心,还将其他民族一步步推向了对立面。

不是吗,尚可喜为汉族人,身背国恨家仇而投仇敌;石廷柱为满族人,最初都要效忠大明,被大明抛弃后当然会为满清卖命!

所以大明的基本国策从制定时始,就为大明灭亡埋下了一个巨大的祸根!

至于收敛式的边疆政策之弊端,后文还有例子,来证明它的致命危害性。

七月十三日这天一早,袁崇第率领他的两万士卒也已经到达固关。

这座于百年前(1543年)依山而建,虎踞一段长城的新固关,远远望去,它神似苍龙,犹要虎啸龙吟,嚎镇干云……

坚固雄奇之城廓,城楼两边南北长城随山而起,箭垛密置,堞楼、哨台、炮台、烽火台等齐备。

二月间,李自成亲率大顺军主力进击至此。

当时的这里,只一参将,统二千明军,加二千民壮。共四千兵力,辖北起龙泉,南至沙河六百里防线,据守隘口一百二十四个。

军民就只坚守,即给予大顺军以巨大杀伤。

最后,李自成长叹一声:“此关插翅难以飞越”而撤军回去太原。然后,绕走宁武、大同、宣化、居庸关一线进军北京城。

如今,固关由清军固山额真叶臣部镇守。虽然,他也只四千兵。可是,这些满清兵之悍勇,是当初那些大明军民所不能比拟的。

如今,袁崇第率两万士卒就想攻破固关,进入河北境内?连这时,袁崇第的参军陈德,都劝袁崇第绕道,去走李自成的老路。

与陈德的畏惧相比,矗立于固关城楼之上,俯瞰着袁崇第大军的叶臣,他充满自信的目光里,还夹杂着对袁崇第军的鄙夷。

“就两万杂碎,还想来攻击如此坚固之关隘?哪怕不用据守,老子跟你野战,一次冲锋,就会让两万杂碎哭爹喊娘地逃之夭夭!”

叶臣这么想着,此时却不会去那么做。

一是关城外没有平坦之地,供他的满洲军进行集体冲锋;二是今天石廷柱部就要赶到固关。

等石廷柱部一到,即使袁崇第不发动攻击,他和石廷柱也要开了关门,率两部清军冲出去,将大顺军击溃。

袁崇第呢,这时候面对如此雄关,当然也不敢贸然发动攻击。又有陈德给他描述过李自成来此的情形,他就更加地告诫自己要慎重。

于是,敌对双方也就那样城上,城下地僵持着。

到了中午时分,从真定方向奔来一匹快马,马上之人就是石廷柱的传讯兵。

传讯兵一进入固关城里,就高声呼嚎:“固山额真,主子爷呀,石将军死啦!……”

固关城里地域狭小,传讯兵连续地几声呼嚎,叶臣当然就听清内容咯。

叶臣心惊呀,他从那高阶的梯步上,踉踉跄跄地跑下城墙都几乎摔倒。

这时,石廷柱的传讯兵已经下马矗在叶臣面前。

叶臣稳住身体,一把抓住传讯兵就急切发问:

“怎么回事?快说!”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