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如雪上来就踢李来享一脚,骂道:
“你才瘟猪呢!这个时候是童子军营学习时间,各个窝棚里都在默读课本呢。”
李来享很是不屑地说道:
“既然都称童子军了,不训练军事素质,读什么课本?”
“课本能让他们长大后,成为合格的军人吗?简直是误人子弟!”
李俊给了李来享背上一巴掌,才说:
“什么叫误人子弟?我问你个问题:这些少年中,长大后不想当兵,你怎么办?”
李来享当即回答道:
“从小入军营,吃军粮长大,不想当兵?那叫忘恩负义!逃兵,自古没有任何军队可以容忍、放过!抓回来,当众格杀,以儆效尤!”
李俊再问他:“如果有的人身心不适合当兵呢?”
李来享这就有点懵:“身心?”
李俊给予解释道:
“比如身体孱弱,心里抗拒……或者说,他们适合做别的事情:农业,工业,服务业……甚至有管理才能,当官,做管理员。”
“这些人也如大顺军那样的任其自生自灭,或是强上战场去送死?”
“李来享,你记住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有其自身价值,也有各自天赋适应这个世界而生存,发展的权利。”
“在这样的生存,发展中,为人类文明各自都会作出贡献。”
“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和扶持治下人民,走向正向的生存和发展。从国家而增强实力,拓展人类文明的深度和宽度,向更高级文明迈进。”
“现在的这些孩子,说是进入军营,莫若说是进入了学校。他们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也是今后生存和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
从怎么说话,到怎么做人;能写会算;知音律,懂绘画,强身体,拓智识……”
“李来享,跟这三万多孩子比,你已经被落下啦!”
“不过,以你资质,能够赶上并超越他们!说不定还会带动他们……”
“又一天才来啦?”
徐尔斗这时出现在李俊,李来享面前。他打量过李来享,就开始讲起他要跟李俊说的感受:
“太子殿下,经过系统地学习了您的初级课程,哇,受益岂止于匪浅!”
“与您之学识,就算我爷爷都是望尘莫及!”
李俊赶紧说道:
“尔斗啊,你不能这么贬损你的祖父!不管其做过什么,特定历史条件下,有些事,身不由己。而且我们必须客观的评价某些事……一个人……”
徐光启老先生的著作《农政全书,汇集了他,及他之前人在生物学,农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总结了迄今以前,华夏农业生产知识,还融进了部分外来的农作经验。”
“就在他守制期间,还在他父亲坟地周边开出试验园,引种外地作物,培育高产良种。”
“单就从福建引种甘薯获得成功,并加以推广,对华夏民族就是做出了巨大贡献!”
“像他这样出身儒家官宦阶层,又脱俗而出的科学巨匠,值得我们每个华夏人尊敬,记住并世代传颂!”
“可惜了,若老人还在,当是我大明科学院,院长的不二人选……”
“大明科学院?”
方以智也来见李俊,一来到李俊身边,听到李俊提起科学院,他立即就问道:
“太子殿下,科学院就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部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