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成功登上帝位后,立即安排文坛大家教授朱瞻基儒家学术之道,更在远征漠北之时,也将十几岁的朱瞻基带在从小锻炼孙子行兵打仗的能力。他可不想朱瞻基成为他的好侄儿朱允文一样文不文,武不武的。】
这句话深深扎痛了朱元璋的心。
“他的孙子怎么就文不文武不武的?他朱老四,生的再好也是我的种。朱允文这么拉,肯定不是我的。”朱元璋是心想
【朱棣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每次远征打仗归来之时,都带上朱瞻基到农户家里走访,让他了解民间疾苦,希望他将来能做一位爱民的好皇帝。所以奠定了宣宗朱瞻基的军事能力以及广施仁政的爱民之心。】
【在朱棣的培养下,生性聪慧的朱瞻基文武双全。朱棣对朱瞻基的喜爱众人皆知,看准了风向的文武百官,在朱棣面前经常称赞朱瞻基是天降奇才、聪慧过人。】
【朱瞻基15岁时,他被成祖带去参加第二次远征蒙古的战役。以身作则,在爷爷护佑之下与二叔三叔关系融洽,屡立战功。】
【朱棣对朱瞻基的培养,事巨细,甚至带他到村野,让他体会农家的点点滴滴。】
【既有庙堂之大气,又有江湖之远的接地气,朱瞻基的光芒,极其闪耀。
不像朱元璋只培养朱允文的才气,不培养武力。】
秦始皇时空
“这朱棣对他这个,孙子真是喜爱有加,按照储君的教育方式来培养。既让他上战场,有培养他去农家体验。”秦始皇嬴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