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向来是科幻和好莱坞电影中常用的桥段。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名美国的神经学家菲尔.肯尼迪博士就开展了长期的相关研究。
他率先发明了一种安全且稳定的大脑电极,这种电极外面包裹了和细胞亲和性很强的物质。当电极被植入人脑中时,神经细胞会主动沿着电极生长,像藤蔓一样把电极包裹。
肯尼迪通过这种电极,使一个全身瘫痪的越战老兵能够通过意念操控鼠标,并让不能说话的老兵通过打字与人交流。
这一成果震惊了全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人的意念控制机器,并实现和外人的交流!当时的媒体把肯尼迪称作“半机器人之父”。
这一发明得到了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并批准为治疗不能说话的人和外界交流的医疗手段。
但这次巨大的成功之后,肯尼迪的实验就一直不太顺利。之后的三年间,肯尼迪发生了两起植入电极失败的案例。
严格上说,这两次失败与电极本身没太大关系——第一起是因为开颅切口不整齐,伤口不能愈合;另一起是病人自身的疾病恶化,导致实验终止。
雪上加霜的是,令他成名的越战老兵因为脑动脉肿瘤而去世了。
但肯尼迪没有放弃。
他不仅仅希望瘫痪的人可以通过打字和外界交流,更希他们可以直接发出声音说话。
人类说一句简单的话,需要调动包括舌头、嘴唇、横膈膜在内的上百次肌肉运动,通过脑机接口让人说话的难度可想而知。
他设计了一种能够发声的机器,并且招募了一个全身瘫痪的志愿者,把电极植入了他的大脑中。
通过这个设备,这个志愿者真的可以发出简单的元音。
遗憾的是,这位志愿者患有眼疾,法通过眼球传达正确或误的信号,所以肯尼迪也不知道机器发出的是否就是这个志愿者想说的声音。
过了几年,肯尼迪得到的经费越来越少,法给研究人员开工资,只能解散了实验室。而一直帮他做开颅手术的外科医生也在这时去世,FDA也取消了肯尼迪电极植入大脑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