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干活,女人做饭,古往今来,一贯如此。
晚上总要吃饭,可家里做饭的食材一点都没有。趁子杰清理厕所的功夫,唐以沫下楼到菜市场买菜。
菜市场一共有两层。
第一层卖香料、日用品、蛋类和水产,第二层卖蔬菜、水果、肉类和面食。
唐以沫直接来到第二层。
这个时间点的菜市场,来逛的人三三两两,远不及早上热闹。
一排排摊位前,只有个别摊位上有客源,有些摊位上,甚至连老板都不在,细细巡视下才发现,原来老板在隔壁打麻将。
打麻将,这项老百姓日常休闲的娱乐项目,如今已融入蓉城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构成了当地民俗文化中不可分割一部分。
蓉城人爱打麻将,名扬天下。有空的时候打,聚会的时候打,喝茶的时候打,不管干什么,先打个几圈热热身,其痴迷的程度,丝毫不逊于钓鱼佬钓鱼。
在菜市场里转了一圈,唐以沫买了五斤大米,一把空心菜,六个尖椒,三把毛豆,两颗香葱,又在旁边的肉铺要了块五花肉,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此刻,打扫完厕所的卫生,子杰正躺坐在沙发上,看着一本《自控力的书。
见唐以沫回来,他马上起身,把书放到一边,伸手接过食材,霸气地说,“你休息,我下厨。”
唐以沫本来想说她做的,可一想到今晚就能吃到子杰做的饭菜,临到嘴边的话还是咽了回去。
子杰会做饭,唐以沫是知道的。
两人互加微信以后,唐以沫经常会浏览子杰的朋友圈,而子杰除了晒发货、晒成交、发文案外,偶尔也会发些日常,比如晒下厨,晒些臭美自拍之类的。
正如子杰日记本记录的一样,因为一道虎皮尖椒的菜,两人才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聊开。
唐以沫记得非常清楚。
那天晚上,也是这个时间段,子杰晒了两张图片。一张是虎皮尖椒,一张是红烧排骨,配文,“我的晚餐。”
在这条朋友圈评论区,她留言,“你做的?”
弦外之音非就是,哟呵,你这个男人还会做饭?
没过多久,子杰在这条留言下面回复四个字,“如假包换。”
唐以沫马上来了兴趣,便顺着这个话题,开始问东问西。
虎皮青椒怎么做才不会糊锅?你喜不喜欢吃辣?你对女人不会…………
所有的问题,旨在围绕着一个核心的点,那就是先网上验证这个男人靠不靠谱。
虎皮尖椒这道菜,唐以沫最爱吃,也会做,之所以问子杰,疑想试探对方有没有撒谎。
至于吃不吃辣,唐以沫问的初衷也很简单,既然找人生的另一半,不吃辣的男人自然不行,口味不同,做饭都要做两种,不被累死也会被折腾个半死,何必呢。
事实证明,子杰不但会做饭,而且做的色香味俱全。食材经过他的烹调,一共出了三道菜。
虎皮尖椒,清炒空心菜和五花肉炒毛豆。
子杰盛好饭,刚把菜端上茶几,唐以沫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先尝了一口。
“嗯,好吃,比我做的强太多了。唐以沫咀嚼着夸赞,似在品尝山珍海味。
子杰拿起筷子,吃口米饭,打趣道,“我又没吃过你做的,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在说奉承的话?”
嘿,他还来劲了。
“回头我做给你吃。不过先说好,只能夸奖,不准取笑,否则,有你好看。”
子杰对唐以沫的警告嗤之以鼻,夹起一块五花肉,轻轻放到唐以沫碗里。
“多补补,免得我笑的时候,使不上力。”
唐以沫不是傻子,当然听得出子杰这话里是什么意思。
她小气地夹起碗里的肉塞进嘴巴里,边嚼边瞪着他,喉咙轻滚,咽了下去。
“瞧好吧,到时候保证让你满意。”
吃完饭,子杰自告奋勇地要洗碗。
唐以沫开心得很,巴不得天天如此。
躺沙发上的功夫,唐以沫忽然想起,忙了一天,倒忘记问安月的情况,发条微信过去,关心一下。
安月的回复倒还像在生气,直言说她没事,让唐以沫有空多担心担心自己。
不就谈个恋爱嘛,我招谁惹谁了。
唐以沫突然觉得心里堵得慌,起身穿上棉拖鞋,裹了裹身上的棉外套,走出门外。
天台上的夜景,独具一格。
远处,马路上行走的车辆,像是缓缓流动的彩带,黄白交替地向前。
近处,小区绿化带中亮起一束束微光,点缀在黑暗里,犹如泛起的星辰。
一阵微风吹过,唐以沫的长发随风飘动,似和夜色融为一体,美得让人着迷。
洗完碗筷的子杰,瞄了一眼客厅,又怎望了望卧室,都没有寻到唐以沫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