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世间万事皆有因果。
那年秋末,一张车票将一个人和一座城市连接在了一起。
坐在从广州开往蓉城的火车上,二十四岁的唐以沫思绪万千,一脸茫然地望向窗外。
上大学的时候,唐以沫虽然憧憬过蓉城这座城市。
看看熊猫基地里的大熊猫,品尝宽窄巷子里的美食,逛逛时尚达人聚集的太古里。然而,却从未想过要在这里工作。
车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幅幅缓缓展开的画卷。
时而是广袤的田野,时而是密集的高楼,时而是静谧的湖泊,时而是茂密的丛林,从远处一点点拉近,由朦胧到渐渐清晰。
火车每到一站,站点的名字都会在唐以沫的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仿佛在提醒她目的地越来越近。
车厢里,熟悉的火车播报提示声再次响起。
“旅客朋友们,列车运行前方即将到达的车站是本次的终点站—蓉城东站,请您拿好行李物品……”
唐以沫站起身,扭头望了眼车厢,形形色色的人仿佛接到了长官下达的指令一样,立刻开始忙碌起来。
不消片刻,逼仄的过道上陆陆续续站满了下车的乘客。
有扛着行李的,背着书包的,抱着孩子的,拎着袋子的,每一个人都在等着火车停住。
唐以沫带的东西不多。头顶行李架上有一个黑色的行李箱,身前小桌板上有个橘黄色的小背包和半瓶喝剩下的矿泉水。
“嚓……
一阵刺耳的声音响彻整节车厢,匀速行驶的火车犹如一匹奔驰的骏马被紧急拉住了缰绳,踉跄地停了下来。
唐以沫瞥了眼手机,确定安月没有回复微信以后,费力地从行李架上取下行李箱,跟着下车的人群在狭窄的过道上向前挪动。
站台上的空气微微发凉,有人急匆匆地打着电话,有人慢悠悠地走到一旁,点燃一根香烟。
唐以沫下意识地打了个冷颤,站了几秒,拉起行李箱向出口走去。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火……”
突然,悦耳的音乐从背包里传出。
这首由筷子兄弟演唱的《小苹果,唐以沫初次听到时就很喜欢,后来干脆把它设置成了手机铃声。
唐以沫知道,一定是安月打来的。
她心花怒放地拿出手机,笑着按下接听键,电话里传来安月温柔的声音。
“到了么,以沫,我在出口这儿。”
“嗯,正往外面走,我马上出来。”
电话挂断,唐以沫加快脚步向出口方向奔去。
出站口处,一个身穿红色短外套的长发女生,站在水泥地面上伸着脖子,翘首以盼地扫着车站里走出的人流。
只是一眼,唐以沫的身影刚刚从站口露出,安月便锁定了她。
安月快步向前,抢过唐以沫手中的行李箱,一脸关切的问,“冷不冷,以沫?”
唐以沫咧嘴一笑,用手指了指外套里面的一件薄毛衣,“放心吧,我穿的比你多。”
安月突然问,“你这箱子里装的什么呀,怎么这么重。”
显然,箱子的重量超出了安月的想象。
唐以沫没有说话,只是笑着耸了耸肩。
“对了,瞧我这脑袋,差点忘记正事,这是房卡,我定了两天的。”
说着,安月从包里掏出一张卡片递给唐以沫。
唐以沫满怀感动地接过房卡,唇边泛起一抹笑意,“谢谢你,月月。”
“行啦,走吧,晚上请你吃火锅,给你接风。”
这就是安月,从小到大,一直对唐以沫照顾有加。
上初中前,安月一直住在她姥姥家。
唐以沫的家距离她姥姥家很近,步行一百米,爬过一座小山坡就能看到。
小时候,唐以沫因为个子小,不爱说话,经常被同班同学欺负。
安月每次都会站出来阻拦,像个邻家大姐姐一样,把唐以沫挡在身后。
后来,安月的父母在蓉城本地做起了水果批发生意,将她接到城里,双方见面的次数才逐渐减少。
路口车辆交织,人流如潮,安月挥手拦下一辆出租车,和唐以沫一同前往酒店。
半小时后,两人挽着手从酒店走出,径直走向附近的餐饮街。
沿街一侧的餐饮店,各种美食的气息不断从里面飘出,让人垂涎欲滴。
安月一边刷着手机,一边瞄向商铺的招牌,似乎在比对着什么。
“不找了,就在这家吃吧,我看网上的评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