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二人都叹了口气。
康希听明白了,这是父亲把母亲省吃俭用的麻油给卖了。
康希不明白的是,卖自家的麻油也是犯法的,还得悄咪咪的黑夜里交易。
康希从父母的口中判断到,若是谷子运家卖麻油,麻烦就没自家的大。
康希突然间有了主意,决定明天攀上子云一起去做,若是他一个人去做,怕是投机倒把吧。
投机倒把罪名的设立,是以建立在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手段获取你不应该获取的利润基础上的。
投机倒把一词,产生于计划经济色彩浓重的上世纪六十年代。
国家实行计划内的国家统配价,全国“一盘棋”。
后来,这个罪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被取消,到2008年则完全撤销了投机倒把条例。
第二天上完课后,康希找谷子云商量,“咱哥俩一起闯的祸,就得一起收拾,我想起一个办法来,你的帮我。”
谷子云问:“你有办法了?”
“公社里有许多吃商品粮的人家,他们没有自留地,不会种瓜果蔬菜,我想把咱们的葫芦、南爪、豆角、黄瓜还有你家屋后种的葱挖点,摆在公社大街上卖,卖了有了钱给我嫂子买点好吃的,你看行不?”
康希说了一大堆话,就是没说他的灵感来自于昨晚上父母偷卖食用油得来的,他觉得,那事谁都不能告诉。
“好是好,这么些菜咱们去哪弄呢?”谷子云一心想帮康希这个忙,苦于手中“巧妇难为米之炊”,愁肠地问康希道。
“这不星期天还差几天嘛,咱们叫上郑有姚有峰俩人,借上四家的菜也不少了,先卖着试试。”康希“借”的意思就是四个小伙伴每家偷点出来,不显山露水的,凑一块也不少。
谷子云采纳了康希的意见。
谷子云通知了郑有姚有峰,郑有听说偷菜去卖,高兴的一蹦老高,他最爱这些有刺激的事,立马答应了下来。
姚有峰迟迟疑疑的,没说参加也没说不参加,子云见他踌躇不前,就说:“你别参加了。”
高兴的姚有峰,立马喏喏着点头。
星期天。
天刚蒙蒙亮,三人起了个大早,郑有不仅把自家成熟的豆角黄瓜摘了,还把邻居的南瓜搬了几个,大伙合在一伙,用扁担挑了去公社卖。
路上轮着挑,不到八点上班时间,三人就到了公社供销社前的大道边,子云认为这里来往的人多,把货摆在这儿容易出手。
靠着供销社台阶,他们把货一溜儿摆开,也不吆喝,互相看看对方,吃吃地笑了。
货新鲜,黄瓜顶花带刺,豆角一掐就出水,南瓜泛着翠绿的光泽,大葱叶儿上的露水还没掉完。
人们好奇,走来一个人问,“这是卖的吗?”他们点头。
又问:“怎么卖?”
他们不知道自己这些东西的交易价值,便说:“随意给钱,多少都行。”
这人觉得新奇,多少年不见摆摊的了,今天这几个孩子摆了摊,有意思。卖的菜好还不打蔫,价钱随便给,他就试着扔了一毛钱,拿了两根黄瓜。
万事开头难。
有了开头买的,大伙一见,就围了上来,你拿点这他拿点那,好不热闹,忙的三个孩子手忙脚乱,答不过大伙的问话。
街上出了这么红火的事,不到一会儿就惊动了特派员小李,他很惊讶,什么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如此胆大妄为。
李特派员派了两个民兵,要求去把这几个卖菜的人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