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村里有个别人阴阳怪气地想挑拨离间,说大哥一家在府城的筷子都是金子做的,怎的就留了他们二房在这山沟沟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每当这个时候,王玉英就会毫不客气地怼回去。
“你倒是想要个像我们大哥家这样的富贵亲戚,可是你家祖坟没冒青烟。”
直直把别人气得吐血才罢。
从此以后,倒也没有那嘴碎之人当她面说了,王玉英也落一个耳根清净。
既然嫂子心意已决要住老宅,自己再搬些东西过去就是,于是一行人约莫又走了两三百米。
“到了。”
曹氏朝帮忙的二华和四贵福了福,诚心道谢,“多谢孩子他二伯,四叔了。”
李二华看了曹氏一眼,眼中全是同情,“渝成与我也是自小的兄弟,弟媳你就莫要客气了。”
他转头对四贵说道:“你多叫几个人来,要把灵柩抬下来安置好。”
李四贵应了声,不多一会儿便带着几个壮年安置好了李渝成的灵柩后,并未过多停留便离开了。
这算是帮过李家的人了,李簪月心里记下了他们的面容。
这李家老宅并不小,院子外面用篱笆围成,土坯房,屋顶盖的依旧是茅草,房屋布局是三合院,从外观上看占地面积比族长家要小一些。
这老宅以前是李渝成,李渝功两兄弟的。后来李渝成出资替老二建了新房,老二便没要老宅这个宅基地,整个地基都留给了大哥。
李簪月同时发现,院子里的青石板间的杂草都除了去,到处都被清扫得干干净净。
屋子虽然破败,但明显有人打理过。
“二婶,谢谢你。”李簪月高兴,至少不用回来面对草比人高的局面。
她知道,村里这种常年人居住的房屋,草长得老高不说,蛇虫鼠蚁也会不少。但经人打理过的明显就会好上许多。至少有落脚之地。
大侄女这突然开口,王玉英这才好好端详着李家唯一的女娃,她还未嫁进李家,就听当家的常提及这李家的福星女娃。
这一看,便觉得这侄女长得好好看,心头对大哥去世的悲戚也去了一些,“这孩子说那里话,二婶能帮的不多,比上你爹娘帮我们的,差得远呢?”
李簪月心里暗自道:二婶,是个好人。
她可是从小就知道,二叔二婶也经常往府城捎带东西的,都是村里的土货特产。原主的记忆中,她爹娘只要吃到那口熟悉的味道,便会感叹一番。
“行,你们先看看房子。我先回家一趟。”王玉英不等她们回神,腿脚麻利地往回走。
她都没注意自家儿子,傻愣愣地站在原地。不知该跟着自家娘亲走,还是该留在大伯娘家。
小山子:娘你也没说啊!
李簪月把胸前的小五郎放了下来交给二郎,揉了揉因背带勒得酸痛的肩膀。
见有个小不点不知所措,她上前蹲下身子柔声道:“我是谁,还记得吗?”
“姐姐。”
小山子奶声奶气地回道。刚刚在村口介绍过,他小山子记性好着呢。
“真聪明!带姐姐和哥哥们看下这个屋子可以吗?”
“可以,可以。姐姐哥哥跟我来。”小山子话还没说完,自个儿就欢快地往前跑去。
李簪月:果然孩子还是小的时候最可爱。
嗯,比三郎,四郎还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