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
“姐姐,你回来啦!”
“姐姐回来了!”
一大只带着两小只欢快地跑出来迎接她。
连曹氏听到声响,也抱着小儿子站在了门前张望。
“娘,外面风大,坐月子不能受寒,你先进去。”
李簪月一眼就看到曹氏的身影,忙催她回去。
“好好好,我这就回。”曹氏原本担忧的眉眼舒展开来,听话地回去了。
“姐,你,你,你······?”
大郎都惊呆了!
他看到什么了?
姐姐背上的背篓里装得满满当当不说,还绑有两床衾被高高地摞在背篓上,最上面还倒扣了一口铁锅。
这锅远远高过了姐姐的头顶,看上去实在是有点······滑稽。
姐姐手里还提着两只鸡,她以前连厨娘买的鸡蛋上有时候沾点鸡屎被她看到,她几个月都不会吃鸡蛋。
更别说拿着活鸡这种事了。
用姐姐以前的话来说,鸡太臭。
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你什么你,还不快帮我卸下来。”
要不是手没空,李簪月都想给她这个弟弟的榆木脑袋一下,看看里面是不是豆腐做的。
一点儿眼力见都没有!
三郎和四郎倒是很有眼力见,一人站在她一边,两双大眼睛滴溜溜地看着姐姐手里捆好的肥鸡。
就好想玩,怎么办?
李簪月一眼就看出这两个小崽子的心思,往他们怀里一人塞了一个,嘴里叮嘱道:“小心点儿,不准把绳子解开,这是给娘补身体的,跑了娘会饿肚子。”
“知道了,姐姐。”
“姐姐,我们不放开它。”
两个双胞胎小崽子抱着努力挣扎想逃脱的两只鸡,一边玩儿去了。
李簪月不禁一笑,这府城里长大的孩子,见只鸡都新奇。
她小时候只差没上树掏鸟窝,其他的像什么下河摸鱼,摸虾,找螺蛳,抓螃蟹,逮蚂蚱,上山找蘑菇······
好玩的事情太多了!
哎,真的好怀念童年啊!
弟弟们这种府城里长大的孩子,估计吃的菜都分不清,更别说分清稻、黍、稷、麦、菽五谷了。
“姐,我帮你!”
被姐姐吼了,大郎也不生气,笑呵呵地接下姐姐身后的背篓,两人合力抬进了屋。
“二弟和清潇还没有回来吗?”
放下东西,李簪月见屋里只有曹氏和抱着的小五,开口问道。
“也不会这么快,二弟脚程慢,清潇说可能要天黑前才能赶回来。”大郎便解着背篓上的绳索,一边回道。
李簪月走到曹氏面前,看了看熟睡的小五,戳了戳他的小脸蛋,“小弟一天到晚都在睡吗?”
“他还小,每日睡的时辰就长,现在除了吃就是睡。”曹氏满脸的幸福,有了这个孩子,冲淡了许多她丧夫的悲痛。
玩了一会儿小五,李簪月走到背篓里掏东西,“我给小弟买了襁褓和小衣裳,三郎也不能老实着单衣到处跑。”
“好。”对于闺女的细心,曹氏高兴地应着。
她接过来看了看,闺女并没有买上好的料子,心中满意得很。
“这是给娘准备的衾被,还有布料。要辛苦娘缝一下,往后咱们回村,你就用这两床衾被裹得严严实实坐在板车上,绝不让你在月子里吹着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