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捕快垂头丧气的叹了一声,才开口说道:“别提了,真是倒霉,白跑了几天。”
“怎么回事?案子线索断了?说来听听,哥几个给你参考参考。”刘捕快很是热心的凑上前去。
“没什么参考的,我是来销案的。”王捕快将案卷朝桌子上一摔,恨恨说道:“前几天,河西村的村民来报案,说是村里几个汉子去铸造厂打工失踪了。我接到案子之后就赶去铸造厂,那边根本没有几个汉子的名录,来回跑了三四天,结果几个汉子又回到村子里了,这不折腾人么?”
“这附近有几个铸造厂?”程瑜正巧在一旁听到,于是开口询问。
突然听到程瑜的声音,王捕快先是一惊,之后如实回答:“岭城附近只有一家正式的铸造厂。”
程瑜思量了片刻,下令说道:“让所有捕快放下手头的事,立刻来衙门集合。”
——
岭城,东南角落有一个小小的集市。
头发花白的老人,穿着粗麻衣服,每天都在集市口磨刀,磨各式各样的刀,从早到晚一直在磨刀,有人来照顾生意的时候,他就为别人磨刀,没有生意的时候,他磨自己的刀。
老人耳背,不知姓名,大伙就给他起了绰号“老聋儿”。
不少人曾经问过老聋儿:“老聋儿,你怎么一直在磨刀,也不知道休息休息。”
老聋儿呵呵一笑:“不磨刀心里难受。”
大伙儿都觉得老聋儿应该也是个苦命人,和很多老人一样,忙碌奔波了一辈子,到老了,也闲不住,一旦没事做,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这天,一个少年找来了集市,一身白袍,玉树临风,身后跟着白马,高大神俊。
“在下花重,家师神门商鼎,特来向您请安。”
少年毕恭毕敬的向磨刀老人行礼。
老聋儿似乎没听见,依旧锵锵的磨着刀。
少年呆立了片刻,再次行礼,又将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老聋儿停下了磨刀,用手指触摸刀锋,再把刀举起看了看,嘀咕一句:“真是好大一坨狗屎。”
少年第一次感受被人奚落,但是师命不可违,他准备再一次向磨刀老人自报家门。
“听到了,真是啰嗦。”老聋儿没好气的瞟了白袍少年一眼。“跟我来吧。”
随后,老人将少年带进了里屋。
屋内摆设极其简单,四个椅子,一张桌子,桌上一壶凉茶,几个杯子。
磨刀老人从上到下将少年仔细打量了一番,开口询问:“你姓花,跟大楚常春候花遇春什么关系?”
“正是在下的先祖。”少年如实回答。
“怪不得了,原来是他的后人。”老人含笑点点头,对少年的态度也好了许多,还给他倒了一杯凉茶。“常春候因为足智多谋被世人铭记,却是遗忘了他的勇猛。”
大楚开国史纪中记载,大楚开平王建国之后点评诸多功臣,对花遇春的评语是“谋划春秋,决胜千里。”,又因为花遇春本人体貌斯文俊逸,所以后世人一直将他看做是“文士谋臣”的典范。
史书上都是大书特书花遇春的谋略如何如何,对于战场杀敌却是一笔带过,就算是大战也仅有寥寥数语,大楚开国五大战役之一的妃子坟,当是时,主帅阵亡,花遇春以军师身份统领全军,持戟上马,身先士卒,以两万三千破敌军八万有余,俘虏一万七千。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中,花遇春表现出的乃是万人敌的猛将存在。
花遇春天生重瞳,自古重瞳者,皆以勇武著称。
后人花重亦是重瞳者。
“走,让老夫看看商鼎教了你多少本事。”磨刀老人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之后又情不自禁的感叹了一句:“真的是好大一坨狗屎。商鼎真有你的。”
少年假装没听见后面那一句,只是小声的询问了一句“前辈,这是要去哪里?”
“融城!”
昔日是秦梁贸易中心,前不久成为大战的主战场,现在是一派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