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霄当机立断使出了广目山最繁杂的剑招“风声鹤唳”,剑光眼花缭乱,剑风破空,剑鸣不绝。
没有用的剑招,只有用的人。即使是花俏的剑招,只要用对了地方,一样能够有很好的效果。《白鹤剑术是广目山先辈所创的基础剑术,目的就是为了让弟子们熟悉用剑技巧,最后一招风声鹤唳看着花里胡哨的,其实很考验弟子的火候,速度、步法、臂力、腕力、灵气缺一不可,点、刺、挑、劈、削必须样样精通。
不一会儿,所有的树根都被切成了筷子长短的一段段,噼里啪啦,散落一地。
这一招还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灵气消耗很大,很多弟子都觉得鸡肋放弃了。只有少数几人会认真练习,比如景霄。
景霄解决完树根就不再逗留,当务之急是先去找叶淑君。
借着天眼符的功效,景霄很快找到了真正的门,剑气凝聚,破口而出。
景霄找到叶淑君的时候,她捧着显真珠,正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口里不断念叨着“你们不要过来,你们不要过来。”
景霄感觉有些奇怪,这个房间里并没有出现那些烦人的树根。
“这些是游魂,他们不会伤人的,不用怕。”
在景霄的劝解下,叶淑君总算是站了起来,收起了显真珠,虽然看不见那些游魂,可是心里还是毛毛的,只敢试着一小步一小步的挪动,生怕踩到游魂。
景霄扶着叶淑君走出房间,正好看见气喘吁吁跑来的冯展。
“陈兄,陈兄,出大事了!”
——
程瑜似乎是一个没有喜怒哀乐的人,高兴时面表情,不高兴时也是面表情,愤怒时还是面表情。区别只是,高兴时候他会煮茶读书,不高兴时他会喝点小酒,愤怒时他会废寝忘食的查案。
几天几夜,程瑜就坐在班房里,案头上摆着一摞摞比人还高的案卷。
张明,府衙新来的一个小捕快,被众人推进了班房。他有点心慌,手里拿着一叠馒头一壶热茶,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给“偶像”汇报。
“放桌上吧。”程瑜正埋头看着案卷。
“好……好的。”张明有些紧张,看了一眼桌上前一次送来的馒头咸菜根本没动过。
“告诉大家可以回去休息了。”程瑜继续看着案卷。
“好……”张明听到程瑜的吩咐,立刻忘记了弟兄们的嘱托。
几天几夜,府衙的捕快几乎跑断了腿,勘察现场几百遍连大牢里有几粒沙子都搞清楚了,就是没有看到一丝端倪,不光是大牢,整座城都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什么进展。更惨的就是几个仵作,几人把所有能能用的方法都用完了,尸体都解剖成肉泥了,得出的结论还只是一个,那些人都是正常的自然死亡,死后才被吊上去的。几天下来,几个仵作都有点精神不正常了。
大伙之所以这样拼命,就是想着帮程瑜尽快破案,希望为他分担一些,哪怕一点也好。
程瑜发现张明并没有动,又说道:“嗯,有事?”
“大人,大牢命案有新的线索了。”张明得意的说道。
“不是让你们别管这个案子,先去处理流民治安的事。”程瑜放下手中的案卷,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看着新来的小捕快。
“是弟兄们安置好流民之后,又抽空去查的。弟兄们希望能帮大人早点破案,找出真相。大牢那边一直没找出头绪,但是在山贼凶器上有新的发现。”小捕快一咬牙,死就死吧,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部说了出来。“老赵发现那些山贼使用的刀,虽然上面印着大梁铸造,但是材料不是大梁的铁,像是秦铁。”
秦梁两国一直有边境贸易,都只互换一些一般物资,像是铁、马之类的战略物资都是严禁交易,双方管控都十分严格。
秦国的铁拿到大梁来铸造,这就有意思了,秦国的铸造技术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远超大梁,舍近求远,舍本逐末,究竟图个什么?
“好了,我知道了。”程瑜指着一摞案卷说道:“这些是我整理过的案卷,拿下去让弟兄们去重新查一下。”
对于大牢命案,程瑜仔细勘察过现场,也检验过尸体,但是得出了一个荒谬的结论,那些人都是自然死亡,然后再把自己吊了起来。
七十三个山贼肯定是被灭口的,之所以灭口,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一些秘密,这个秘密牵涉很多利益关系。
程瑜也想过可能是修真者的手笔,但是高高在上的修士怎么看得上世俗这点利益,还不惜背上那么多人命的大因果。
除非,这件事背后涉及的利益能打动修真者,还能让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视因果报应。
如果不是修真者所为,那么究竟是什么人在背后操控着这一切?他的目的是什么?截杀流民对于他究竟有什么好处?
山雨欲来风满楼,此风绝非一般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