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修士们每打通一条经脉,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巩固基础,因为需要很多的灵气注入经脉进行洗练,提高经脉的畅通,使灵气转化灵力达到最大效率。
大云道经的神妙之处再一次体现出来了,景霄打通手臂经脉之后,吸纳周围灵气犹如鲸吞,三五天的时间体内就充满了灵气,不止是开通的经脉中灵气充盈,就连灵根“舍利子”内都已经盛不下灵气了。
接下来,景霄抛开了所有的事情,一心冲击开脉。很快景霄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算是用金针法开通穴道,还是需要开脉丹的辅助,而开脉丹的副作用实在是太大了,经常会令他力瘫痪。
“这可不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量,景霄又一次找上了杜权。
法宝之中,最贵的不是杀力惊人的剑,也不是提升道法威能的法杖,更不是聚灵防御的法衣,而是“炉鼎”。
相传太古时,神魔造九鼎以镇天下,故而有了问鼎天下的说法。后来有人仿制九鼎以此炼药,此人因为开创医药之道,为万世敬仰,尊号“神农”,仿制的九鼎也被称为“神农鼎”。再后来经过一代一代人的改进,为了保障内部的高温,就加上了盖子,为了能多放材料,又将它的肚子鼓起……专门炼制丹药的“炉鼎”最终变成了现今的模样。
修真炼丹的炉鼎需要大量特殊的材料铸成,通过大师精心设计,做工又十分复杂,故而造价很高昂。一般的炉鼎都是“天价”,好一些的都是“价”的镇派法宝。这也是丹修少的原因之一,买不起炉鼎。
“小心点,小心我的鼎,就要撞到了。”杜权大声呵斥着,十来个杂役小心翼翼的搬运一个大炉鼎。炉鼎比人还高,实在太沉了,杂役们也不敢动作太大,一个不小心撞坏了谁也赔不起,所以搬运十分困难,也很缓慢。
费了半天功夫,总算是将炉鼎“请”到了小山头木屋里,杂役们一个个累的坐地上大口喘气,杜权也松了一口气。
就这个破旧炉鼎,也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手了,可是花光了景霄和杜权两人的全部家当,如果不是景霄要求,杜权是绝不会买的,就算他亲爹也不行。他将景霄视为偶像,既然景霄看中了要买,那肯定是有原因的,一定会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噹噹……”景霄轻轻敲击,炉鼎发出清脆的响声。上下检查了一遍,很好,没什么问题。
“接下来进些灵药吧,我准备炼制点开脉丹。”景霄检查完了丹鼎,就递给杜权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罗列着一大串。
“别告诉我,你还是一个丹修?”杜权有点不敢相信,在他的印象中景霄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剑修,剑法很不。剑修还会炼丹,这就有点扯了。
“我想试试看。”景霄微微一笑,杜权嘴角抽动了几下。
杜权接过单子一看,这,这可都是钱呐!他心在滴血。可是他还是挤出了一丝微笑,安慰自己一定要相信“偶像”。毕竟没有偶像,就没有现在的杂货店和法宝店,如果再弄出个丹药店的话,那可就真的是钱途量了。但是若要是失败,那也是巨亏,就跟着“偶像”赌一把吧,大不了倾家荡产,重头再来。
丹药之所以贵,那是因为不是一般人能炼制的,什么火候、材料、方子等等先不说,就光光是“药理”就是极为复杂高深的学问。
“这方子好像不太对啊。”杜权看过了灵药单子,发现跟传统的开脉丹方子不太一样。
杜权虽然修为不怎么样,可是见识不少,跟传统的开脉丹相比,这单子少了几种灵药,又多了一些普通材料。
“嗯,一般的开脉丹副作用太大,所以我想改良一下。”景霄淡淡的回复。
听到景霄这话,杜权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开脉丹的方子传承几万年了,要是能改良早有人改良了,你以为你是谁啊?改良丹方?神农重生?还是丹祖附体?
不过,到底是自己崇拜的“偶像”,杜权也没有说出心中质疑的话,但这些灵药可都是钱呐,杜权最后还是没忍住的问了一句。
“这方子该不会也是你从前读书看到的吧?”
因为每次景霄有奇思臆想都会说是从书上看到的,杜权觉得那本书太神奇了,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字天书。
“不是,这是我自己想的方子。”
景霄认真回答。
正在喝茶的杜权,喷出漫天茶水。大哥你跟我开玩笑没关系,但是不能跟钱开玩笑啊。
片刻之后,景霄想想之后又补充说道:“这么说吧,以前跟一位老医师学过一些医药知识,感觉这个开脉丹方有改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