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风林,《风言细语主要讲述的是如何感应大自然的风之力量和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风力,著作者正是当今广目山黄竹峰峰主左谦。《风言细语只记载了一个风系基本道法——风旋,大量的笔墨是在阐述道法的应用,最后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东风遭遇西风会发生什么?
回到小山头,景霄先是尝试修行“风旋”。
风旋作为最基础的道法,说简单也挺简单的,毕竟是入门道法。但是说到复杂也复杂,因为在《风言细语之中描述的“风旋”不简单,想要完美的施展这一记道法,需要感悟天地之力,借天地之力与自身融合,然后“你”既是“天地”,支配着风的轨迹。
风旋,道法原理很简单,就是将体内的灵气转化为灵力,再以灵力驱动空气,使它形成一个旋动的球。
景霄依照法诀,将灵力汇聚于掌心,凝结成“法盘”。法盘上流转着代表不同天地之力的符号,景霄挥动手指触摸符号,并输入灵力。
一套符号组合之后,景霄念动咒语。
突然,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手掌间爆开,景霄瘦弱的身躯倒飞而出一丈有余,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反复试过了几次,景霄摔得浑身是伤,却也领悟了一些“窍门”。法盘上的符号组合,必须要快。咒语的吟唱必须要与施法同步,最好是在法盘组合完毕之前,将咒语吟唱完。
有了几次失败,景霄的右手已经被道法反噬,分分秒秒,阵阵酸疼,不得已换左手来练习。
景霄的左手有六指,第六个指头十分灵活,甚至比中指食指都好使。也因为使用左手的缘故,第六指的灵动让景霄很快就完成了法盘上的符号组合,咒语吟唱结束,强劲的风球出现在掌心,开始搜刮着周围的风之力,感觉蓄积的差不多了,景霄挥手推送,旋转的风球激射而出,所到之处泛起阵阵波动,“风旋”一路去,田地里农作物的花粉纷纷扬扬。
这一次没有把握好力道,花粉是飞起来了,可是苞米、红豆都折倒了很大一片。
想要完成这工作,看来也不是容易的事,需要精准的控制,力道、角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景霄舔舔嘴唇,然后开始了又一次的尝试。
第三次.
第四次.
……
景霄自己也不知道尝试了多少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调整。
终于,景霄做到了。风旋在苞米红豆的空隙穿梭,卷起风流,农作物摇曳身姿,花粉洋洋洒洒,似是不久前的雪花,“瑞雪”兆丰年!
“风旋”虽然只是低阶入门道法,却有些奥妙的,最先创作的前辈想的是用低灵力低消耗给对手不断制造麻烦,当做一种障眼法使用,然后找准时机一击毙命。(左谦并非“风旋”的创始人,只是诠释者。)
若是“前辈”泉下有知,景霄竟然用他创作的“风旋”来打理农作物传播花粉,估计棺材板都要掀飞。
但是景霄觉得,这样的道法更有意思,相当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