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章 小镇(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身穿紫色医师长袍的年轻男子正在给病人诊断,看见穿草鞋的挑夫送货来到,男子点头示意,微微一笑,孙得福顿时感觉心头一暖。

经常在县城的药堂跑活,孙得福对于医师长袍还是有些了解的,灰色、白色、绿色、蓝色,灰袍最低,蓝袍最高。但是能穿上灰袍的医师已经是一方了不得的大人物了,整个县城就两个灰袍医师。白袍更是王侯公卿的座上宾,至于绿袍则是神仙一般的神龙见首不见尾,蓝袍只是传说。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怎么就整了个不伦不类的紫袍出来,不过穿在他身上倒是挺好看的。

紫袍年轻掌柜给病人开好方子之后就到后院安置药材,不像县城那些人只会指手画脚,他卷起袖口亲自动手,小心翼翼的将货物妥善安放,还说什么这些药材可是用来救命的,马虎不得,也怠慢不得。

——

小镇的东南有一株奇特古树,高三十丈左右,却遮蔽方圆二百丈有余,树叶大如扇,四季常青,当地人称之为“盖宝”,相传是上古天帝出行遗落人间的华盖。树荫下,有平滑如桌子大小的大石头,旁边几个石墩,凑成简单的石桌石凳,供人们休闲歇息,像这样的石桌石凳有七八处。俊逸的男子与白衣仙子占据了最大的一方“石桌”对弈,举止优雅,神态淡然。

树根附近有一眼泉水,清冽甘甜,当地人习惯了用盖宝树叶舀来喝。

穿着一身大红牡丹绸缎的少年,此刻正有样学样,学着当地人将树叶叠成碗状,舀起泉水来喝,“啊”果然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对于突如其来的外乡人,小镇的居民不太敢靠近,就远远的观望,除了好奇,更多的是羡慕。这些人大多衣着光鲜,漂亮的不得了。

也有不怎么漂亮的,一个胡渣大叔牵着小毛驴走街窜巷,四处打听着小镇上的故事。

小镇名为重阳,历史上出过几个大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是周秦,与文庙大学士周秦同名同姓,是一名楚国的重甲大戟士校尉,曾带兵平复南方山民暴乱,被封为镇南将军。

小镇如今有三大家族,李家、孙家、朱家。

李家的嫡子极有学问,获得了文庙的“君子”称号,如今在秦国当大官呢。

孙家的家主是个老不羞,在外头有女人,前几年还把那个女人生的孩子带回来认祖归宗,搞得祠堂里的祖宗牌位都倒了。

朱家年年盖粮仓,积压的粮食都够整个大楚吃上好几年。

……

小镇最隆重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重阳节。

胡渣大汉认真听着陈谷子烂米的故事,却有一件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小镇上的孩子们上学,有钱有身份的去学塾读书,穷苦人家的就去“茅屋”识字。

私立学塾?

二十三年前,九国伐楚,楚炀王自刎于宫殿,最后由文庙接管楚国,更名文楚,改年号建文。文庙在楚国各地建立学塾、学堂、书院、学宫,一方面教书育人,一方面监察官衙,实际上是当地的最高权力机构。

有人居然建立非正式“学塾”,与文庙对着干。是挑战权威?还是彰显风骨?又或者有别的什么目的?

经过一番打听之后,胡渣大叔方才得知。

很多年前,有一个姓赵的读书人来到小镇盖了一间茅屋,教孩子们识字,久而久之茅屋就成了一个非正式的“贫民学塾”。因为他并不收取任何费用,纯属个人善举,故而府衙和学塾也拿他没办法,总不能说教人读书犯法吧。

这个姓赵的读书人还收养了一个孩子,在十几年前,他抱回了一个满身鲜血的弃婴,那一天正好是重阳。赵姓书生给孩子随便取了一个小名,就叫重阳。

重阳小镇,又是重阳,犯忌讳的。而且那个弃婴天生六指,小镇上的人对赵先生没什么意见,但是对于那个弃婴很不待见。

六指,孤煞也。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