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得福一连喝了三口,这才说一声多谢,将酒葫芦还给谢禹。
“不必客气。”谢禹大笑,颇为开心。小和尚也微微一笑,低念一声“阿弥陀佛。”。
孙得福刚走两步,就一头栽倒地上,老刘和李二大惊赶忙上前去将其扶起,发现孙得福居然是睡着了。
“两位施主需担心,他只是醉了而已,睡一会儿就没事了。”小和尚又拿起葫芦饮了一大口酒,向两个挑夫示意,酒没问题,只是酒劲大了些。
只是片刻过后,小和尚摇摇头,自嘲一笑,又饮一口酒。
修仙者的事,何须向凡人解释。小和尚居然会想着给两名挑夫解释喝酒这种小事,这已经违背了佛心大自在。
原本小和尚眼中三个挑夫与尘埃异,只是当他在庙里再次看到他们之前。
三个凡俗挑夫在半柱香之内,走了三十多里山路,来到山神庙避雨。
可能吗?不可能!但事实摆在眼前。
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将三人不知不觉的送到这里?究竟是使用了什么样的神通?他又为什么这么做?
又庸人自扰了,呵呵。
小和尚释然一笑,抬起枣红葫芦,小饮一口。
乐得有陪酒人,谢禹也笑了,真心笑。
老刘和李二如木头一般坐着,不敢动,也不敢说话,只是小心照顾着熟睡的孙得福,偶尔看看外面的天色,心中暗叹:这个风雨何时才停歇啊?傻小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醒来,哎。
大雨泼洒,冷风四起,山林潇潇,雷声隐隐。
“师兄,那里有座庙耶。”银铃般的少女声音似远似近。
不一会儿,几个年轻男女就冲进了庙里。
三个二十上下的小伙子,说不上帅气但是英武挺拔,两名豆蔻年华少女,声音极是好听,肤白貌美,顾盼生姿。
五个人衣衫整洁不湿,只是脚上有点黄泥,一进来就有一股威压笼罩下来。又是修仙者!?老刘和李二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喘。
“在下钟山派周真,见过两位道友。叨扰之处,还请见谅。”佩剑的锦衣男子抱拳行礼,小和尚点头回礼,却没起身,谢禹定眼看着山神像,自顾自的喝酒,没回头,对于不认识也不想认识的人,懒得浪费什么表情。
外面的冷风卷了雨雾进来,“哎呀。”仙子轻叫了一声,朝一旁避去。
锦衣男子趁势将仙子轻轻搂抱,柔声说道“师妹,小心。”,仙子娇羞,低头不语,更是动人。
只怪山神庙太小了,也怪几个凡俗人占了好地方。
锦衣男子转头,一手指向几个下贱的凡俗挑夫,呵斥道“你们,滚!”
老刘和李二顿时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去扶睡在地上的孙得福,还是先去拿货物。
一直审视山神像的谢禹,转身过来看了一眼门口处的几位“修仙大能”,还真威风呢。
谢禹也懒得说话,随后大袖一挥,嘭的一声,几位“仙家”就被推了出去了。
“师兄……”女子的声音很委屈,真是让人听了心都要融化。
三股强劲的气浪冲进山神庙,随后传来带着怒意的叫喊。
“钟山派周真,白龙山韩明,长春宫刘正轩,与阁下问剑一场。可敢接?”
切磋,只是点到为止。问剑,那就是生死自负了。
谢禹回头看了看两柄剑,指着紫色长剑说道:“这次你去吧。”
长剑出鞘,化作紫光冲出山神庙。小和尚猛然睁眼,想要阻止,却还是慢了。
紫光瞬间也就回来了,兴奋的嗡嗡剑鸣,似是在邀功。
女子带着哭腔的尖叫响彻山林,冷风卷着浓重的腥味扑进庙里来。
老刘和李二缩在角落里不敢动,女子的哭腔渐远,血腥味却是久久不散。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那三人虽有,却不致死,惩戒一番即可,谢施主为何要取他们性命呢?”小和尚低唱佛号,面露悲戚。
“我的剑为不平而出鞘,大师的佛为谁慈悲?”谢禹答非所问,颇有玩味的看着小和尚。
人间有不平,我提三尺剑。
“啊”灌了一口酒之后,谢禹看向山神像,似乎是醉了,大袖一挥打翻供果和香炉,高声说道:“那么你呢?是否永远只会冷眼旁观?不出手相助世人,那么又凭什么受他们祭拜。”
山神像一手持书,一手端着酒碗,一如既往俯视群山,似笑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