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宋秋听出来了他的话中意。
但他端着明白装糊涂,眨眨眼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动脑想自己不明白的事,太折寿了。宋秋决定不想。
宋秋选择直接问:“你在这里待多久?”
李骆估摸了一下自己的时间,半会明确道:“不会很久。大概一天半左右,带你认认人。估计办完开机仪式后就回A市。”
翻译一下,就是给剧组的人知道宋秋有人罩着。
宋秋之前上课恶补了圈内潜规则。
介于宋秋还是学生思维,付廷和秦纪给宋秋好好补了一番什么叫人情世故。
剧组生态其实也是一个小型社会。据了解,《过重山剧组大约有四百多号人,换句话就是有四百多条社交链。对于社恐来说,简直就是开启了地狱模式。
人多就证明屁事也多。一个班上四十多号人,都有可能发生霸凌事件,何况是四百多人的剧组的小型社会。
表面上亲亲热热,实际貌合神离。工作人员之间关系有好有坏,演员之间报团排挤小糊糊也是常有的现象。
而李骆专门来的这趟……
宋秋伸手过去握了下李骆的手,眼睛被融入繁星:“谢谢。”
李骆其实没必要来的。
但他来了。
宋秋的声音很轻。
像一颗鹅卵石子砸入湖面。
李骆心被敲地动神。
李骆面上言辞义正:“不用。”
私下拉进位置,动作却暗戳戳反握住宋秋的手,把一抹白皙藏在自己掌中。
说是握手,更像把宋秋的手包裹住。
这样的握手方式,很多人都是在小时候放学时,跟父母做的。
于父母来说,握手是一种不明说的守护。
李骆来的这趟,也只是不想让宋秋受到可能会有的欺负。
几小时前,小江处于梦乡被老板一个罪恶的电话吵醒,抹了把风油精强撑着困意订了最高的一班航班。
小江登机后倒头就睡,上车后也倒头就睡。虽然睡得不舒服,但还是完成了人类睡眠八小时的KPI。
小江睡饱了,神清气爽。
但属实没想到,他一睁开眼就是他老板和他老婆,两人在后头耳鬓厮磨。
小江:啊这。
这不太好吧。
这简直毫不忌讳他人还在车上啊!!
小江或许要换种问法,他们知道他人在车上吗?
小江含泪默默戴上了跟保镖大哥借来的墨镜。
他应该在车底,而不是在这里。
小江默默把前视镜偏个角度。
这下就看不到了。
后座。
宋秋其实有些体寒,手常年都是冷冷的。李骆跟个暖手宝一样,但是这个暖手宝还会自己上手捏人了。
宋秋唔了一声。
干嘛呢?
宋秋手动了动,没抽出来。
他注意到小江的动作,有些不好意思。耳朵有些红,宋秋脸还烫烫的。
宋秋不敢太大声,只好用口型说:……可以松手了么,李先生?
李骆轻咳一声,慢慢松开宋秋的手:“…先下去吧。”
导演来了。
*
来人穿着一深蓝色T恤,款式有点像工厂里的车间师傅的工服。只有脖颈挂着的工作牌证实了,他是《过重山导演的身份。
导演姓曾。不过他是副导。曾副导演估计是常年东奔西走,不然他的面容不会那么沧桑,下颚的胡渣没有打理,看起来已经长了有些时日。而他的头发……
他没有头发。
他是个光头。
甚至到了可以透光的程度。宋秋都怀疑,他能混到副导演这个光头绝对是大功臣。
如果让曾副导和一群人一起拍马屁,事后让人回想,谁的马屁拍地最好?
说不定说了什么话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那飘飘然的感觉。如果硬要说出一个人——一颗透光的光头顿时出现了。
你可以想象一颗卤蛋发出谄媚的笑。
曾副导热情过来朝宋秋伸手:“你好你好,辛苦了辛苦了。早点休息吧呃……”
曾副导卡壳了,宋秋好心提醒道:“叫我小宋就好。”
曾副导得了台阶,点头哦哦哦了好几下:“对对对。小宋,小宋这一路你也辛苦了。对了!我们已经订好了房间,你要是累了可以先去休息哈……”
曾副导虽然热情,但往后看的动作过于明显。
曾副导敷衍又卖力地应付宋秋。
突然,曾副导的笑容又谄媚了几分,直接松开宋秋的手,跟个太监一样满脸笑容越过宋秋,去迎接下车的李骆。
“李总!”宋秋差点幻听成了皇上。
曾副导声音之抑扬顿挫,感情之充沛。
宋秋:“……”
“李总!您怎么来的那么突然!”曾副导准备伸出来的手跃跃欲试,“哎呦,我们这景都没搭好,让李总您见笑了。”
曾副导谄媚:“李总,下午的开机仪式您要一起参加吗?”
李骆“嗯”了声。
李骆见曾副导那只欲伸不伸的手,先伸出手解决了曾副导的犹豫。
两只手握了两下,算是打过招呼。
“他是宋秋。”李骆上前,手轻轻搭在宋秋的肩上,这是一个保护的姿势,“我们宋秋还是第一次参加那么大的制作。欸,人生地不熟的,都有些担心他一个人的不适应……刚好我有空,就过来陪他一天。”
混到这份上的哪个不是人精。
曾副导立马了然:“哦哦哦,这样这样。”
曾副导过去再次跟宋秋握手,这次不敷衍了:“好的小宋老师,我是《过重山的副导演,以后还请多多指教啊……“
曾副导跟李骆又客气寒暄了几句。
期间接了个电话,曾副导:“好的好的,我现在就来。”
挂了后跟李骆他们道歉,说自己还有事,又客气了几句,脚下生风一样走了。
两人重新回到车上。
“还习惯吗?”李骆见宋秋状态好像不太好,拿出保温杯倒了杯水,“不用太担心了。他们多少会看在我的面上,不会太为难你。”
宋秋接过温水,润了润唇。
等喉咙没那么干了,宋秋才停下饮水。
“还好吧。”宋秋知道社会比学校残酷多了,但还是第一次那么接触直白的人际交往,“……其实并不是很喜欢。”
并不难看出来。
很明显的对比。
在李骆下来前,曾副导只是敷衍地叫“小宋”。
而李骆下来后,曾副导一改态度,热情跟他打招呼喊他“小宋老师”。
宋秋感觉自己好像成了一个体现附属价值的物品。
于曾副导来说,“小宋”是个可有可的人,而让他变得热情的,“小宋老师”是因为李骆才有的价值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