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陆瑶外祖家,也当得上朝中清流。
外祖家姓李,是个有气节的文人,当时在朝中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收下学生数,为国家提供不少人才。
不想太后丧期一过,皇上本性暴露,每每留恋后宫耽误国事。
当时朝堂之上只有李院士冒死进谏数回,然忠言逆耳。
天元顾忌着他在天下文人雅士心中的地位,忍了下来,不曾动他,却也把他的话当做耳边风不去理会。
还越发宠信那些只会说漂亮话讨他欢心的奸宦之臣,朝中风向变得飞快,后至于数读书人弃了寒窗。
谁曾想陆瑶外祖铮铮傲骨,自缢家中,留血书警示学子们不可被富贵迷眼,保留初心。
那时陆瑶才七岁不到。
此事后,陆瑶外祖母决定李家再不入朝堂,全家迁徙回江南老家定居。
如此算来,祖孙俩已经有十年没有见过面。
十年来,书信未停思念不断。
又顾及陆瑶身体不好,不论是她父亲还是外祖母都未提过让陆瑶回江南祖孙相聚。
书房内陆瑶坐在书案右下方,低着头搅着手帕。
她长这么大,出门次数屈指可数,这去江南路途遥远……
“父亲与我同去吗?”
早起时心中的不安,难道真的要印证了。
“为父朝政繁忙,怕是陪不了你,你且安心,一切自会安排妥当,你外祖母会派人中途来接。”
书案后陆太尉目光沉浸,深深地望着自己娇养了十几年的宝贝闺女。
“可是女儿离开过父亲出过远门……。”
陆瑶虽然一直被养在深闺不谙世事,但她知道自己的父亲的为人品性。
陛下昏庸能,外头百姓民不聊生,这些年父亲看似赋闲在家,少理朝事,但她知道,父亲从未放下,这些年每每朝中动荡,父亲都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陆瑶一直都看在眼里。
但这次……帝都恐怕是真的要变天了。
“妨,春杏和府医会陪着你,不用太过担心。回房好好准备准备吧,今晚就出发。”
陆太尉桌下的手紧握成拳,趁着夜色,一定要让瑶瑶尽快离京。
“怎得这么急。”
陆瑶惊诧出声。
“早早出发的为好,这些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是最近太忙忘记和你说了,瑶瑶难道不想早点见到外祖母吗?好了,为父还有事要忙,去吧”
说完陆父拿起书案上的文书,一副被要事缠身的模样。
陆瑶心中似有所觉,知道父亲这是要有所行动,才会让自己离开帝都,自己帮不上忙,留在这里,只会成为父亲的累赘。
“那好吧,朝事虽繁重父亲也得多多注意身体才是,女儿告退。”
陆瑶说完福身往外走去,临近出书房门,止住脚步,回头看向案后的陆太尉糯糯出口
“父亲忙完这阵,女儿归期之时父亲可一定要抽空来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