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二章 双圣迎宾(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哈哈哈!”听了儿媳妇的话,王文轩开心地笑了,说:“这就好,那你就赶紧把这张卡收起来。再推来推去的就不是一家人了。”

“说的好!”随着话音,贺天举从外面走了进来,“亲家呀!住进这个院子,我真是感觉幸福远不是金钱、地位能换来的。我要感谢你呀!多亏了你有了这么一个好儿子,我才能有这么一个好女婿。我的女儿才有了这么好的一个依靠。”

说完这话,贺天举和王文轩都开怀大笑了起来,弄得王直和贺左戎戎一脸的不好意思。两个老头在四合院里营造了欢快的氛围。

在“双圣”博物馆开馆的当天,不单是京城文化圈的教授学者,国内很多知名的考古学家也慕名赶来,只为一睹吴道子和王石谷两位画圣的真迹。

随着顾运彤亲手书写的“双圣”博物馆牌匾的揭幕,博物馆大门瞬间涌入了二百余人的参观队伍。

最吸引人的当然是吴道子的“四菩萨像”和王石谷的“秋山访友图”。顾运彤站在这两幅他视为无价之宝的玻璃展柜前,滔滔不绝地向来人介绍着画中的韵味。听得他周围人不住地点头,赞同。

更有人拿着大号的放大镜,对这两幅画的每一处细节仔细鉴赏,恨不得能够把展柜打开,亲手触摸一下来自古代的画圣真迹。

另外一件备受关注的物件出乎了王直的预料。本来,他觉得水陆道场画、雍正正官窑渣斗,或是那只他带回来的明青花人物大盘,会吸引人。没想到那套清朝一品大员的官服更引入瞩目。

看着玻璃展柜中的管帽、朝服、朝靴,尤其是帽子上的顶珠和那串翡翠朝珠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这颗顶珠应该不是斯里兰卡,或者缅甸的红宝石,从色泽和质地上看更像是来自非洲的。”一个老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是非洲肯尼亚产的红宝石。”跟着老学者的话,今天特意来参加博物馆开馆仪式的卢广川发表意见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红宝石,是类红蓝宝石。与斯里兰卡和缅甸红宝石相比,透明度欠佳,但非常适合打磨成帽珠。”

“呦!我说谁能说出这么专业的鉴定结论呢。原来是卢老怪呀!”先前发表意见的那个老学者和卢广川显然很熟悉。只听他接着说:“从这颗宝石上,我们就能判断出来,明清两朝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有多么的发达,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世界多少国家的经济活动啊!我为我们这个民族感到自豪!”

由衷的感慨带动了身边人的情绪,都频频点头。

说话的这个人名叫杨福臣,是享誉国内的珠宝玉石鉴定专家。和卢广川、侯敬维都很熟络。

他说完话,走过来的侯敬维也发话了,“此话不假,你们看这串朝珠,是纯正的白底青。在明清两代,翡翠的种水并不是人们追求的方向,反而是色更受追捧。尤其是绿色。我曾经看过一串清代的十八颗直径二十毫米的祖母绿翡翠佛珠,有人出到了一千万要收,那位保有者却毫不动摇,坚决不卖。尽管她只是一个孤寡老太太。”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