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商议,曹操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凉州,然后让曹洪聚集司隶地区所有剩余兵马,又从兖州调了三万,还给了曹洪自行征兵的权利,去司隶西境防守练兵。
除此之外,原本各领一万大军,原本准备去支援司马懿的曹彰曹爽兄弟二人,则去了并州边境。
这样还不保险。
之后,曹操又派遣了在豫州驻守的李典乐进二人各领两万兵马,前往防御。
如此,在并州西境就有六万兵马。
只要他们这些个将领没有煞笔到跑出去和吕布单挑或者对阵啥的,依城而守,问题就不是很大。
只如让他们去当个钉子,有不是让他们去当虎狼,这个要求不高啊!
一番安排刚刚结束,曹操又收到了孙策越过代郡,进攻并州的事情。
曹操麻了。
又要调兵。
调来调去,兖州豫州两州之地,能够剩下的兵马只有十五万不到。
这怎么应对吕哲的二十万大军?
征兵!
现在凉州的粮草省下来了,只要可以征兵五万。
可能大家很疑惑,凉州兵马不是调去襄阳了吗?
人没有变少啊,粮草需求还怎么就变少了呢?
其实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凉州兵马去了襄阳,只需要就近取粮,路程上的消耗大幅度下降。
须知,千里之外,粮草运输的效率大概是五分之一。
三千里之外,就只剩下十分之一了。
以前凉州的军用粮基本上都是从司隶运送过去的,平均运送效率不足三分之一。
而现在却提升到了三分之二。
什么意思?
有效使用的粮食提升了一倍。
原本可以送去凉州养兵十万的粮食,现在省出来了,又可以养兵十万。
当然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个数字。
凉州本地并不是一粒黍米都不产出。
实际上,兖州每年要提供凉州三万士兵的粮食。
其二。
以往送去凉州的粮食并不是完全到了军中。
虽然说曹操的治理能力非常强大。
但是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利益纠葛更是难缠。
往往送去凉州这种相对比较偏远地区的粮食,最终能够到军队手中的粮食只能够发放一半。
好一点有七成,差的可能干脆就不发。
很多凉州边境上的士兵,其实都实在当地边种地,边戍边,勉强完成自给自足,不至于被饿死,还要靠爱发电来为大汉子民戍边。
而现在司隶地区就在身旁,中间受到的盘剥克扣,显然会好很多。
最少也会有一半左右的粮食发放到士兵的手中。
粮食的有效利用率至少能提升一倍。
这么一算,曹操征兵五万,就没有太大的压力了。
比较麻烦的就是司隶地区豫州兖州三州之地的老百姓显然都是不愿意当兵的。
所以兵马只能从并州去征召。
而这也也就意味只能征召一些愿意背井离乡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