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打吗?
这样子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
毕竟孙策大军在此,说明自己这一方的谋划早就被吕哲发觉了,并且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就等着他们自己上套呢。
可要是不大嘛,十五万大军都已经到了这里,而且在这之前都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说不打就不打,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诸多文武大臣以及士兵们这么长时间的准备?
司马懿本人也是很纠结的。
不过比他更纠结的是曹操。
司马懿纠结了,还可以直接将问题抛给曹操,问曹操怎么办,但是曹操纠结了,还能将问题抛给谁呢?
显然,曹操只能自己扛着。
做多也就是找来文武大臣问问。
文武大臣们也没有主意啊!
打还是不打?
打,那万一战败了,他们这些建议打的人显然都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
而且,在他们看来,既然吕哲早有准备,那么战败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不打?
那些辛辛苦苦的将士们会甘心吗?
这些将士们可一直都在等待一个机会,之前说的好好的,告诉了诸位将士,现在就是最佳时机。
结果你转头就告诉他们,不行,不能打了!
这好比是人家眼看着就要将自己的女神娶回家了,结果你告诉人家,女神已经许配人家了,而且孩子还生了。
这放谁,谁会一点火气都没有。
那么问题又来了,谁来承担将士们的怒火?
所以没有人敢说话。
曹操头疼,自从自己和吕哲的战局肉眼可见的处于下风之后,自己这些文武大臣好像在突然间学会了上班摸鱼了。
真是头疼啊!
在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曹操最终做出的决定是不出兵。
对于现在的曹操来说,除非是有绝对的把握,否则是绝对不会轻易出兵的。
因为此时的曹操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大规模战败的结果了。
所以只能对不起那些将士们了。
而事实上,曹操的这一次撤兵令的的确确是给他麾下将士们的士气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尤其是这十五万大军之中的绝大多数士兵和将领都是来自于并州凉州两地。
这两处地方的将士们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直接和吕哲的大军接触过的。
而且都是一些有血性的男儿。
他们只是听说过吕哲大军的厉害,但是并没有亲眼见识过。
所以当中的很多人非但部队吕哲军队感到害怕,甚至更加斗志高昂。
哟嚯,听说敌人非常了得啊!
那还不赶紧让我们去前线对一波,我们可不相信,这天底下真的会有不可战胜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