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汉庭有草(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大臣们就差说出来这淮南王就是为了造反而生的,从英布开始,就没几个省油的灯。但大臣们却没有皇帝的眼睛,不知道刘彻等的就是一个造反的借口。

从周亚夫摧毁了整个七国之乱后,至少诸侯王们是知道了自己的几斤几两。多年来外戚的存在,也让这些刘氏诸侯王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间长久之下,诸侯王们和太守们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了。

有些关系好的,还可以一同的管理整个地区。但关系不好的,那就互相拆台。

主父偃生怕自己的结局会和那贾谊与晁错一样,主父偃不想死,主父偃只想好好的计划一下,即让自己名留青史,也可以活到终老的那一日。

所以主父偃的削藩之策,是最中性的,也是最厉害的!

“别管这些问题了,先说打仗的事情,大司农,你来说说看。”刘彻喊出来了桑弘羊,桑弘羊早有准备:“陛下,臣认为至少在今年年内,是无法对匈奴人进行决战了。”

“朕没想决战,朕就是想试探一下。”刘彻打听到了张骞还不在龙城,而且还活着,想趁机救出张骞来。要是能够直接灭了龙城,这任务就算是超额完成了。

“试探也不行啊,陛下,匈奴人这些年疏于防范,所以咱们有一击必杀的可能性。现在您若是试探了,将来匈奴人头脑清晰之后,咱们就没有机会了。”桑弘羊脑子里只有数字,不知道刘彻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刘彻是个彻底解决事情的人,这就不免要硬碰硬。从汉世开始之后,对战匈奴虽说没有输过,但也绝对没有赢。刘彻见过卫青统领的那几百人,感觉这样的人如果过万了,必然可以在草原之上驰骋,根本就不用在乎匈奴人是否强悍,因为只要自己强悍就行。

“你的意思是,硬碰硬咱们汉人没戏吗?”刘彻的脸色开始阴沉了起来,桑弘羊不惧怕,立即回复道:“陛下,当真如此。”

“放屁,你满看看这些。”刘彻把李广和程不识这些守边疆的老将信息丢在了地上,桑弘羊第一个打开看了一下,上面的内容基本都是汉军和匈奴对战的时候,只要匈奴人不耍诈,汉人一定赢。

“陛下,匈奴人天性狡诈,您让其不狡诈,这着实不可能的。”桑弘羊还是觉得年内出征冒险,刘彻是没辙了:“诸位,边关将士都在玩命,你们竟然在背后捅刀子,朕伤心啊。”

刘彻是真的着急了,才会说出捅刀子的事情。大臣们也在窃窃私语,平铺挂着的地图,显得格外显眼:“放下去吧,退朝。”

刘彻退朝后想去找卫子夫,可觉得永巷即便是今日的样子,也是那般的阴沉。所以转了个身,就直奔霍去病的地方而去了。

一推开门,霍去病的鼻子上留有的血迹,让刘彻再次的愤怒了起来:“去病,这是谁打的?”

“陛下,是我赢了。”霍去病喋喋不休的开始讲了起来:“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只是他看我的眼神不好,我就去揍他,他们三个人,都躺在地上了。”

刘彻误以为是陈须又来了,还欺负人,结果一看不是这样的,心情就好多了:“他们几岁?”

如今霍去病才十五岁,体型也不怎么样:“不知道,但至少快二十了。”

“你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打三个二十岁的人青年,还能赢了?”刘彻刚刚被桑弘羊给起了过来,心想这汉人的体格比匈奴人高大,怎么可能打不赢匈奴人。

“陛下,兵无常势,正面硬刚是难上加难,但咱有办法。”霍去病开始讲了自己的办法,就是先示弱,而后用偷袭的办法,还得让其他两个没反应过来。

“他们三人在一起,你告诉朕你是如何偷袭的。”刘彻本就想让卫青偷袭龙城,这时候当然不肯放弃霍去病的计策。

“首先,咱在短暂的时间里,能看得出来这些人不是等闲之辈。三人并排,咱手里没有家伙直冲上去就是找死。所以我主动的扇了自己一巴掌以表懦弱,等到他们进入胡同的时候。”霍去病这次出宫是去玩的,结果被三个世家子弟找了麻烦。霍去病是个有仇必报的人,被找了麻烦是肯定要报复的。

刘彻听着霍去病的讲解,突然觉得里面有个问题:“去病啊,那胡同四通八达的,你就这么窜来窜去的,来得及吗?”

刘彻的意思是,胡同狭窄,一旦被前后夹击是没办法脱身的。像霍去病这样转着圈打,太耗费体力。

“是有些累,但咱从小生病过多,锻炼的时间也多,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很好的体力了。”霍去病的精神是刘彻最为喜欢的,什么东西都不怕,什么事情也都经过脑子思考之后再做事。

霍去病接着讲着,说自己利用充足的体力在四通八达的胡同里转着。而且速度极快,让那三人根本就不相信自己可以用这么短的时间便能从另一边冒出来:“如此十几次,他们三个人跪地求饶。”

“去病,今后打匈奴的时候,你也这样做吗?”刘彻本来对匈奴人是没办法的,总觉得匈奴人速度快又狡诈,打不过就跑,你追着就退,你退就弓箭伺候。

“当然,陛下,只有比匈奴人速度还快,只有比匈奴人还狡诈,才能让匈奴人真正的意识到咱们汉军也是能称霸草原的。”霍去病这种以快制快的打法,让刘彻入了沉思:“咱汉人的马儿...有那么快吗?”

“陛下,同样是四条腿的东西,为何没有他们快?”霍去病这话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比如同样是人为何你就强悍他人就弱?但刘彻就是认真的思考了霍去病的话,心里有了打算:“去病,你快些长大吧。”

刘彻在回寝宫的路上,明显是被霍去病的话给入了魔了,心想着也对啊,匈奴人是神速,但也不是项羽的对手。既然几十年前在中原就有了神速的战团,那么自己的世代要想好好的完成心愿,除了玩命别无他法,

卫青没有跟着刘彻回去,而是留在了霍去病这里,抱着霍去病,心里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这位侄儿,今后会完全的超越自己。

“去病,舅舅是抱不动你了。”卫青不是抱不动,而是觉得当下的霍去病,确实有了狂妄的资本。

“舅舅,我什么时候能上战场?”霍去病说着还抽出了卫青的宝剑,看着上面的一些断齿的地方,知道这把宝剑是杀了不少人的:“侄儿想上战场了。”

“去病,连舅舅都未曾真正的上过战场,现在帝国的老将军还多的是,咱们这些后起之秀,还是低调点好。”卫青的隐忍和坚毅是霍去病不能想象的:“就比如说你今日在宫外的惹是生非,实属没有必要。”

“为何?是他们先欺负去病的。”卫少儿走了过来,开始不满意卫青不护着霍去病。

“二姐,虽然太皇太后去世了,但其实力还在。以王皇后为主的人们,都把陈阿娇当成了自己人。我整日跟着陛下,深知陛下对这些人虽然也是有些不满,可也是无可奈何。长安城里藏龙卧虎的,你这班打架,可曾想过你母亲?”卫青不知道被打的那三个人是什么来头,只是想让霍去病以及卫少儿明白,在长安城里混的人,没有个省油的灯。

“知道了舅舅,下次侄儿不打了。”霍去病软了下来,毕竟自己的母亲就是软肋。但卫青却不满意道:“打还是要打的,只是你心性入烈马,舅舅只是提前的压压你的心性,等你做官之后,就明白了。”

霍去病这才露出了笑容:“去病就知道舅舅不会真的骂我。”

二人聚在了一起,卫青也开始询问霍去病对于战争的一些看法:“若是迷路了,该怎么办?”

“迷路的就胡乱闯,但要朝着一个方向而去。”霍去病把兵无常势当成了人生信条,嘴巴不住的说着战争开启之后,一切的一切都要因为势而变化:“舅舅今后对付龙城,就得用这样的办法。”

卫青虽然还没上战场,可从小的兵势计谋,从小的思考在告诉卫青,霍去病说的是对的:“也是,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匈奴人也不可能知道。”

刘彻独自一人在回去的路上,突然想着一些往事了。那时候自己还是胶东王,女人也只有陈阿娇一个。心腹主父偃和董仲舒都是有正事的人,自己常常的在即墨古城的最高处,眺望整个古城。

刘彻知道,这座经历了历史风霜的古城,在几百年前的某一日,被几十万的联军给围困了。那时候是国家存亡之际,哪里还有援兵前来支援?

可一个田单,几百头野牛,就让几十万的联军灰飞烟灭了!

刘彻望着夕阳西落的太阳,总感觉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活着,等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名留青史。这未央宫里的人啊,是多么的想出去。而未央宫外的人,又是多么的想回来。

董仲舒由于是儒学改革的第一人,所以宫内还未离开的方士,董仲舒是亲自来搞定的。

刘彻站在高楼上,望着匆匆忙忙的董仲舒,感觉自己有这些人的帮助,着实是一种幸运。于是刘彻下了高楼,前去董仲舒这里看看,究竟还有什么好事。

“董大人,给条活路吧,我师父都这个岁数了,出宫得饿死。”小道士的身后有个老道士,果然年纪如同小道士一样,有些大了:“董大人,贫道在未央宫里待了几十年了,也没什么钱,更没什么名气,你让我们师徒俩,出宫找死吗?”

董仲舒本事好意,毕竟当下政治的局面就是这样,若是方士还留在这未央宫里,可能迎来的结果就不是那么好解决了:“二位道长,真不是我董仲舒搞事情。当下儒生已经入了宫里,你们这些炼药的,不能再留了。”

“不留了,去哪里,还请董大人给条明路。”老道士能看得出来董仲舒想帮自己,也就不那么抵触了。

“之前那些道长都去哪里了?不行您联系一下,他们去哪里,您就带着徒儿去哪里。”董仲舒以为这是个好办法,结果没想到,老道士却着急了起来:“董大人,您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董仲舒感觉这里面有事,赶紧询问道:“别说我了,连陛下都未必知道。”

“哎呀,他们都去那淮南国了。”老道士常年在宫里,深知宫里宫外的一些事情。对于早已经臭名昭著的淮南国,也能知道事情的紧急:“都是那淮南王刘安主动拉拢的他们,他们没有骨气啊,去个早晚要造反的坏人那里。”

董仲舒不敢说淮南王刘安是个坏人,但刘安早就公开了几次不满朝廷,不满中央。眼下朝廷内外都在推崇儒学,刘安这等公开的保护黄老之学,其用心显而易见:“这事本官要尽快告诉陛下才行。”

“不用了,朕就在这里。”刘彻大步的走了进来,董仲舒和道士们赶紧跪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师,您别紧张。朕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始皇帝那般杀人放火,朕就是想让儒学成为统治者们的学问,至于什么黄老道法之类的,朕并不阻止百姓们学习。”刘彻以为自己说到这里了,方士们多少会给点面子。不了老道士还是心存不满:“陛下,百姓学习您不学,这就等于黄老之学废掉了。”

“没有废掉,绝对不会。要废掉啊,也早就废掉了。”刘彻因为刘安的事情早就心烦意乱,对于这些本就应该主动出宫的方士们,也多了几份反感:“事已至此,大事还是出宫吧。”

“哎...既然陛下非要一意孤行,那么老夫等人,也只能走了。”道士们拿上了董仲舒早早就准备好的包袱,一个一个的走出了屋子。

刘彻在背后看着这些落寞的背影,心里也不是那么好受:“大师,你们不会也要去淮南王刘安那里吧?”

“当然不去,老夫还是有骨气的。”老道士的话让刘彻点了点头,心里欣慰的多了。可就在这时候,老道士说了句能让刘彻暴毙的话:“但中原已无立足之地,老夫会带着徒儿们入草原,让黄老之学在草原上释放智慧。”

“什么?”刘彻吓得从屋里跟着出来:“中原之大,哪里有不能立足的地方?不去淮南王是对的,但去草原是什么意思?和那中行说一样,培养匈奴吗?”

“陛下,您不懂文化,更不懂黄老之学。”老道士说完这话,便带着道士们往宫外走。

刘彻一路赶着,生怕这些道士真的去了草原:“大师,道长,你看看你们走的地上,是石头做的。草原上尽是草,您走不惯的。”

“走不惯也要走啊,要不然在这里混着,着实是伤了心。”老道士是临时想起来要去草原的,这也是觉得中原信儒,让草原人信一信黄老之学,没准就能比的出来谁高谁低了。

“不行,跨过万里长城的人就是叛徒,你们是想做叛徒吗?”刘彻能看得出来这群黄老之学的道士是多么的执着,同时也怕这黄老之学到了草原后被匈奴人利用起来,让自己今后吃大亏。

“陛下,您就是杀了我们,我们也是照出不误。”道士们齐刷刷的看着刘彻,搞得刘彻快要疯了:“你们这群人啊,怎么和朕一样固执。”

“陛下,臣等去草原,也不过是二三十年就离开,您不是要进攻草原吗?那我们就等在那里,等着陛下前来救我们了。”老道士继续走了几步后停住了脚步,突然回头说道:“陛下,这长安城在几十年前,也是长草的。虽然有些事情变了,但石头之下,必有草儿。我们去草原先替您看看草儿,等您所在的地盘延伸到那里去的时候,咱们还是一个大家庭的人。”

未央宫里最后一批道士们,陆陆续续的离开了未央宫。刘彻望着夕阳已经彻底西下的天空,头脑里有想到了霍去病那嚣张但又霸气的连:“是啊,汉与匈奴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一个大家庭里的。”

“陛下,您说得太对了。”董仲舒见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心里舒坦的很。而刘彻却认为这是董仲舒的心里话:“没错,朕就要让汉世的大家庭里,有匈奴人的草原。”

一时间,又是一股北风袭来,刘彻望着西域一会,又忘了北方一会,深知自己这个世代,是必须让草原成为汉世家庭中的一员的......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