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章 治安无策(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诸位大臣,何事要奏?”刘恒看着丞相灌婴,灌婴也很知趣的说着北边的事情:“天子,咱们和匈奴之间,到底打不打?”

刘恒叹了口气,毕竟自己不在北疆,不知道这周亚夫究竟搞了些什么事:“打不打是周亚夫的事,你身为丞相来问朕,你让朕如何回答?”

灌婴可以当了个将军,甚至是个大将军,但作为丞相来说,是真的心有余力而不足。小商人出身的灌婴满脑子都是精打细算,连打仗的时候也得考虑后面的事。所以灌婴是真的没办法总览全国的政务,眼睛也向旁边的张苍看去。

张苍看了眼灌婴,心想就这个能力如何当丞相:“丞相,天子问你话呢。”

灌婴白了张苍一眼,示意自己知道:“回天子,周亚夫在细柳,宗正卿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三地之人无一人决战,是不是这战事的人员安排上,出了什么问题?”

灌婴依仗着自己丰沛老人和年纪足够大,这时候也不管别的了,直接赖在了天子刘恒的身上。

刘恒看着灌婴的行为,就知道泥腿子就是泥腿子,给一万次机会也不行:“丞相,您是不是也想学周勃?”

周勃就是实在不想做这丞相才故意到处惹事的,现在灌婴也是这般,刘恒也不想太为难人:“若是丞相心累了,今日便可完成心愿。”

刘恒前脚说完,灌婴后脚就把丞相专用的官帽给放在了地上,整个人跪了下来,深深的磕了一个头:“天子,老臣老了,也无能管理整个帝国的政务,请允许老臣退休吧。”

“张苍先生,您愿意接手吗?”刘恒心想自己怎么就得不到一个萧何呢?

张苍好好的琢磨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天子,臣虽然也年老,但至少还能活上几年,如果丞相是真的累了,那老臣就试试吧。”

就在当日,灌婴就放下了头上沉重的丞相之帽。而张苍这为比灌婴还要年长的人,接过了帝国的政务,成了帝国的大管家。

这一日的朝会,灌婴几乎是微笑着听完的。但到了最后,灌婴是笑不出来了。

因为天子刘恒说了治安策,其中的内容和在场的大臣息息相关,且都是让大臣越来越皱眉头的话:“这是朕想出来的,你们信不信?”

大臣们当然不信,要不然天子刘恒早就这么做了。而众人看着站在最前面,已然成为了丞相的张苍,不由得露出了隐藏的獠牙,示意若是真的按照治安策这般,那么其结果就是生不如死。

现在刘恒的大臣们应该来说还是不错的,对于国家的政务也都很努力,只是人都是自私的生灵,一旦影响到了自己的利益,那么这所谓的忠心,除非是圣人,要不然谁还会认?

但贾谊愿意认。贾谊在最后面的听着大臣们的话,深知这么下去会对老师张苍不利,便在众人都握紧拳头的时候,直接站了出来:“天子,这不是臣想到的治安策吗?”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脑袋都扭了过来,死死的盯着贾谊这个年轻人。

天子刘恒在听到贾谊的话后,直接在龙椅上叹了口气,心想这贾谊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自己已经给张苍使了眼神,并且也得到了张苍的同意,才要想办法把这个得罪人的治安策给划到年事已高的张苍身上。

“贾谊,你还是太年轻了。”刘恒见事情瞒不过去了,便直截了当的把话给说完,对于治安策里的种种计划,也都做出了承诺:“如果有谁觉得这治安策有问题,就拿出比治安策更好的国策来吧,散会。”

在刘恒的支持下,这治安策摇身一变成了国策,所以长安城内的任何一方势力,都在找机会改变这个今后一定会让自己倒霉的东西。

匈奴人的手段越发激烈,这也是冒顿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抓住汉军士兵或者百姓,便用残酷的方式引汉军出战。更有甚者,实在抓不住汉军士兵和百姓,便用自己这边的草原人来装作汉军士兵和百姓,在汉军的面前进行着绞杀。

这一次面对十几万的匈奴精锐,汉帝刘恒派了周亚夫以及刘礼和徐厉三路人马,分别驻守在三个不同的地方。还给了周亚夫一个河内太守,并且让李广从前线退了下来。

这让就等于三路人马都是完全听命于天子刘恒的,就是不出战。不会有李广这样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突然做出傻事来。

“贾谊,京城的事情交给你老师,你现在是众矢之众,朕也想去趟北疆看看,你随朕一起去吧。”刘恒一方面是想保护贾谊,至少让贾谊这段时间就不要在长安城里了。而另一方面也是刘恒想回代国看看,毕竟自己的亡妻和几个孩子,还埋葬在代国呢。

贾谊也觉得最后出门老是有人跟着,也有些担惊受怕:“天子,若您有心去北疆,臣愿意跟着您去。”

二人一拍即合,刘恒说做就做,第二日就带着长安城的军队,前往北疆之地,看看这次匈奴人的攻势,到底是何等壮观。

帝国的东边,鲁国境内,别过了张苍的学者伏生有种自己也活不久了的感觉,所以对于自己的文化,多少也有和孔老夫子一样的想法——传承下去!

“晁错,在为师这里的时间虽不算长,但你年纪也不小了,得继续走出去看看啊。”伏生面前的晁错,是在张苍走后慕名而来的。而这个时候的晁错,实际上在伏生的眼里,已经过了最好的年龄段了。

“老师,您认为贾谊的治安策如何?”晁错每次都是这样,只要自己想不明白,就把事情扯到国家大事上。

“治安策...贾谊这小鬼厉害啊,可惜老夫没有见过他。”伏生昨日刚刚接到了老友张苍从长安城送来的书信,其中贾谊的治安策,被伏生和晁错这对师徒好好的拿来研究了一下。

伏生眼睛里更多的是欣慰,而晁错却是激动,实打实的激动:“老师,若是天子真的认了这治安策,那么社会上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将合理的解决。”

“真的吗?”伏生很看好晁错,觉得晁错就是个为民而生的。但同时伏生又很怕晁错,因为晁错这人做事跟韩信一样,只觉得应该去做,而不是想着做完后,自己的结局。

“当然是真的,老师,您没见的这治安策里的话语吗?”晁错一根筋,但伏生却是见遍了世间冷暖:“晁错,为师从周世而来,你知道有什么感觉吗?”

晁错知道老师伏生是从周世而来的,但追问了几次伏生都不肯说当年的事情。而这一次伏生竟然主动说了,晁错认为机会来了:“学生聆听。”

“周世于秦世,区别于统治力度。但你也别小看了周世的统治者,诸侯国如此凶狠还能存活几百年,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是做不到的。而秦世之内,老夫最了解的莫过于始皇帝了。虽然始皇帝要焚书,老夫当年也是极力反对,但当下想来,始皇帝也有始皇帝的道理。这秦二世亡对于咱汉世来说,可以说有了足够的警惕。我听从张苍说过,贾谊不仅仅写了治安策,还有过秦论与论积贮疏,都是警惕社会早就有的事情。”伏生谈论着周秦汉,整个人都站了起来:“这些危机,恍如隔日啊。”

“老师,既然您也说了,这些都是警惕,可为何在学生的眼里,老师并不太认同治安策呢?”晁错跟着伏生的时间不长,但早就对这个帝国最有学问的老师,近乎有无限的崇拜。

“警惕?你觉得警惕什么?”伏生问完后,晁错直接就回答了:“老师,当然是警惕前世的种种危机啊。”

“孩子啊,你是学傻了,从夏世开始到秦世结束,近乎两千年的时间,难道就找不出一个比贾谊厉害的人吗?”伏生一口否决了晁错的思想,让晁错自己寻找自己的过错。

晁错心里紧张,毕竟自己面对的人是伏生,是一个肯定比贾谊厉害的人。而且老师伏生也说过了,这千百年间,怎么可能没有厉害的人呢?

就单单让伏羲这位老祖宗的八卦变成六十四卦的周文王姬昌,就是千载难寻的厉害人物。与其同世代的武圣姜子牙,也不为华夏的英才。就更别说整个周世之中,那些百家争鸣的人物了。

但问题也就在这里,明明这些人要比贾谊厉害的多,可偏偏就是没人写出过治安策的,这当然奇怪。

“老师,学生有些糊涂了。”晁错寻求老师伏生的帮助,伏生也愿意帮助脑子一根筋的学生晁错:“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实际上是无解的。”

“无解...为何无解?”晁错还是一根筋的认为,只要天子坚守这治安策里的内容,即便是稍有改动,也可以让帝国渐渐的便好。

“糊涂啊糊涂,你把人性放在哪里了?”伏生提到了人性,晁错连连张开嘴几次,但都没有说出什么话来。

伏生毕竟这个岁数,还是经历了周秦楚到汉,对于人性的认知哪里会是一根筋的晁错能比?

“人性永远都是自私的,这点亘古不变。作为统治者也好,还是那些出谋划策的大臣,绝不能把问题理想化,从而失去了人性的本意。要根据人性去改变问题,而不是坚决的泯灭人性,懂了吗?”伏生问晁错懂了,晁错是一定会摇头:“老师,您说的没错,人性亘古不变,但一旦规矩定了,那么人性就会被禁锢在一个圈子里,就跟咱华夏人想事情一样,走不出卦象的。”

“没让你走出来,但你也别禁锢自己。只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既得利益团体永远都是既得利益团体,别妄想着从他们嘴里抢食吃。他们需要的是稳定,永远的稳定。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治安问题,永远不是。”伏生习惯性的把一些用不上的东西用火烧掉,而从长安城传来的治安策,也被伏生给丢进了火炉里,瞬间的成了灰烬。

“老师,这...没必要吧?”晁错还想好好的研究研究这治安策,但伏生却摇着头说道:“这东西已经传出来了,你若是想要就去找孔家人,他们一定会珍藏的。”

伏生摆了摆手后,晁错离开了老师伏生的住处。

晁错不想放弃,径直的去孔家人那里寻找治安策,结果遇到了董仲舒。

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聊着聊着就聊起了治安策。

“董兄,对于贾谊这人来说,你怎么看?”晁错和董仲舒的年纪差不多大,可性格却不一样:“这年轻人...结局应该不好啊。”

“不好就不好,能名留青史就行了。”晁错显然是和贾谊是一路人,都是为了理想无惧生死的人。

“名留青史的机会多的是,但没必要去死。”董仲舒发现了儒家里确实有一些不适合汉世的东西,但人微言轻,对着晁错这种人更是不敢说出来。

“生死无惧,只要理想能实现就行。”晁错董仲舒的手里借到了全新的治安策,便开始了研究。

在晁错研究的过程中,对于诸侯王们的势大特别重视,甚至觉得如果治安策在高祖世代要能成为国策,那么哪里还会有济北王的造反,哪里还会有刘氏之人的同室操戈?

没有任何人阻止晁错的研究,直到一个被儒生排挤的落魄之人来到伏生这里时,才让晁错多少有些明白了一些事。

“你叫主父偃是吧,被儒生排挤了?”晁错看着年轻的主父偃,一身纵横派模样:“穿得这么花里胡哨的,现在如此安世,怎么能够有你的地位呢?”

“我要见伏生先生,不要见你。”主父偃看不上儒生,总觉得这群人除了讲点礼仪之外,一点作用都没有。

“主父偃,你若是不把咱给说透了,哪里有机会见老师?”晁错一推主父偃,主父偃嗷的一声坐在了地上:“快快快,给咱弄点吃的,咱几日没吃东西了,若是再饿肚子,是真的撑不住死在这里,对你影响不好。”

主父偃耍起了赖,晁错却不吃这一套:“我不会做饭,饿死你活该。”

就在晁错和主父偃相互不让的时候,早已经在身后的伏生开口了:“晁错,给这位年轻人做点吃的。”

其实主父偃被儒生排挤是对的,因为主父偃实在是一点礼仪都不讲。所以儒生在赶走主父偃的时候,孔家的主人孔安国就提前找人知会了一声,这才让伏生明白了这世上还有个叫主父偃的年轻人。

“这是现在风靡华夏的治安策,你看下吧。”伏生一出场的气势,就让目中无人的主父偃一阵心惊。所以主父偃忘记了肚子还饿着的事,一点一点的看着伏生递过来的治安策。

等到晁错拿来了吃的,主父偃也看完了:“老师,我能先吃点东西吗?”

“吃,吃饱了再说。”三个人一起吃了点东西,主父偃狼吞虎咽一点好模样都没有,所以最先吃完了:“老师,咱吃完了。”

“叫我伏生先生吧,咱还不是你的老师。”伏生吃的不多,喝完茶后对主父偃说道:“并非是儒家人容不得你,而是你太过于随便了。儒家的家主孔安国先生已经托人来告知老夫,让老夫好好的跟你聊聊。你叫主父偃是吧?”

“伏生先生,咱是主父偃。”主父偃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并不是被排挤,只是行为得不到尊重。

“行,治安策你也看过了,有什么看法?”伏生的话让主父偃滔滔不绝了起来,但几乎都是关于诸侯王的事:“伏生先生,削藩是对的,但方法用错了。”

“哦?哪里错了?”伏生听过晁错的话,知道晁错虽然也支持削藩,但也觉得这削藩的方法错了。

“贾谊说的削藩,是用多封诸侯王,让诸侯王的势力变的越发小,最后对中央无法造成伤害。但诸侯王们也可以联合啊,这联合起来,不就等于一个大的诸侯国了吗?所以晚辈认为,这种方法不行。”主父偃刚说完,还没说自己的方法,身旁的晁错便连连点头:“对,必须逐步消减诸侯王们的封地,最后都归于中央管理。”

主父偃听后连汗都流出来了:“这个...会让您死无葬身之地的。”

“人生在世,死又何惧?”晁错又拿出了一根筋的样子,伏生连连摇头:“你们都有办法,但实际上都没有办法。主父偃,既然你和贾谊晁错的方法都不同,就不要说出来,等他们二人失败后,你再试试吧。”

伏生起身走后,嘴里还嘟囔了一句话——人性的事,再怎么治安,也是无策的......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