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一回普普通通的信众,为心底那一点不安寻得解脱,一步一步亲自走了上去。 他还记得有一年,他心上的少女也来过万佛寺,还在这遇上她纠缠不清的冤家。其实从那时起,他就被心底一点不甘折磨,到了后来 ,才发现拈酸吃醋的情绪 名为喜欢。 他被这喜欢折磨了许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回应。 慕淮到寺前,山间薄雾并未全数驱散,不远处传来几道寥落的沙沙声响,是小沙弥在扫落寺门前庭阶上的落叶。 四处冷清寂寥得如同一幅写意水墨,古树苍天,寺门庄严,皆无言静默地俯视着他。 慕淮身上白衣沾了些从山间卷来的尘土,他一向嗜净,如今却似并未发觉,神色没有半分改变。 正在打扫那小沙弥恰好瞥见了他,顿时停了动作,敛容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慕淮亦朝他回了礼,抬头时略有叹息,“小师傅,我与明灯大师有约,不知住持今日可得闲?” 他不仅是为求符,心底还有许多不安与疑问,亟需得解。 小沙弥见他周身清贵,又听他直接点出明灯大师的名号,登时扔了扫帚,转身便跑进了寺门。 一面跑一面不停地喊:“师父师父,有贵客来找住持!” 太子不时有来这寺庙的时候,那小沙弥看清慕淮模样的第一眼,便将他认作了样貌八成相像的李意行。由不得多加思考,就咋咋呼呼地把他当成那个来寺里的贵客,跌跌撞撞地跑进去禀报了。 慕淮失笑,顺手捡了那把被撂下的扫帚放好,才跟在他身后,也进了寺门。 明灯大师已年过古稀,须鬤花白,早就得了书信,静候在大殿之前,见了岐王白衣如云地走来,慈悲静默地双手合十,行了一礼。 “老衲等施主多时了,还请施主随老衲来。” 他略一颔首,示意那小沙弥前去沏茶。 那小沙弥看了看住持,又看了看这白衣公子,便是再不敏锐,也觉出明灯大师称呼的不对劲来。 以往那个贵客,听寺庙里师兄们说,可是当朝太子。 如今这个明明也是当朝太子,住持对他的称呼却由“殿下”变成了“公子”…… 他想不明白,索性将乱七八糟的想法抛之脑后,乖乖去泡茶了。 明灯大师将慕淮引到一株老松树下。 古木参差,树影斑驳,树下是白石桌凳,桌登上都积了些灰,两人却未曾看一眼,便就地坐下了。 那小沙弥不多时就把泡好的茶重新端上来,新茶苦香,放在石桌上掀开杯盖,几点茶叶还在杯盏中起伏。 “听闻施主近几月才入京,老衲惶恐,竟会在此遇到施主。” “我今日前来,只为替旁人求一平安符。”慕淮温声行了一礼,这才端起杯盏,垂眸看向那杯中浮沉的绿叶,静默半晌。 住持笑道,“这并非难事。” “可我见施主心内郁结,似有心事。老衲在这见过众生苦相,若施主不介意,也可将琐事说与老衲听。” 慕淮捏着杯盏把玩半晌,终是轻轻叹了口气。 “虽是我的心结,可这事也无趣,便是知道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所有人都不在意,说出口的人或许也只是无心一说。 唯有他,念着那一番因果,将这个疑问一直放在心里。 “敢问明灯大师,可还记得两年前,晏家大小姐曾来过这里?” “她来此处求了一签……”他说到这儿,抿了口清茶,任由苦涩的意味在唇齿间泛开,“那支签,是如何解的呢?” 晏娇后来承认,她只是为自己的一场梦,为一个预示才救了他,留下他……讨好他。 她对那个预示深信不疑,也想看看他会如何走下去,才将他留在自己身边。 慕淮从前执着过,如今也不在意晏娇救下他的动机。 少女就是如此,没心没肺惯了,便是她只为了好玩留他一命,他也拿她没办法的。 可他仍是不解,她从何来,为她做出预示的是谁,那人又有什么目的? 他不信神鬼之事,却怕有一天少女忽然消失,也怕做出预示的人,挑唆利用了晏娇,让她陷于陷境。 她的到来本就诡异,那时许如玫院子里请了道人,说借尸还魂占用晏家大小姐身体这种事……慕淮从来不信。 即便过去了两三年,他还是想求一个答案。 住持端起茶杯陷入深思,沉默了片刻。 “哦,是那个面相不凡的小姑娘啊。”他想了一想,“当时晏家老夫人带着女眷上山,老衲在殿内为香客解惑,是师弟为她解的签。”那小姑娘他后来在后山也见了一眼,样貌出色,性子讨喜,还与另行上山的陈家公子闹了起来。 想不记住也难。 “殿下问的原来是她。” “那小姑娘说是不肯上香的,最后还是到殿里请了几柱香。” “除了平安符,她倒是求了签,只是她求的,却是姻缘……” “那小姑娘得了个上上签,欢喜地非要找我师弟求解。”明灯大师说到这儿笑了笑,有些轻松和得意,“姻缘签的题面,殿下应当也知晓的。” “向来报喜不报忧,题字含糊,意味不清,求姻缘之人,见了签便都能与自己心境对得上,无论抽到哪只,都像在说自己。” 明灯大师乐呵呵地摸了把胡子,“那小姑娘为上上签开心至极,却不知,老衲在这签筒里,放的可都是上上签。” 慕淮不动声色地抿了口茶,眼前浮现少女憨然的模样,不免失笑。 “不过,我师弟云游之前曾说起过那小姑娘的签文,也说起过,她面相不凡,咋只怕并不是此处人。” 记得那小姑娘的签文是因为,那小姑娘在殿里摇头晃脑,抱着签筒摇了不下数十次,每到落出不合自己心意的签子,便念念叨叨安慰自己——她这次不信佛,这支签不做数。 “她不肯信那支签文,师弟却觉得那支签寓意不错。” “苔上晚寒,遥遥相望,经年迢迢,终得相守。” 慕淮闻言,心间忽地动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