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说起这事时,语气俏皮得很,晏娇不由扑哧笑了声,往她那边看了一眼。 明珠就瞪圆了眼睛,做出数落的模样:“你胆子肥了 ,还敢拿主子的事找乐子。” 落月吐了吐舌头,忙垂下了头。 明月离开后,晏娇身边就只剩了明珠一个贴身丫鬟,落月是晏老夫人亲自选上来,要替补明月的。如今她还待查看,小丫鬟眼里犀利,性子莽撞,明珠少不了做出管教她的模样,晏娇见了也不会管。 等梳妆完了 ,晏娇利落地起身拍了拍手,往窗边看了一眼,还不算太晚。 “算了算了,既然夫子有心记着我,我又快两年没回来了,就去见她一次吧。” 从她回了府,只是把从江陵府带回的特产批发似的也给颜夫子那边送了一些,她本人却是从来没在颜夫子面前出现过的。 明珠瞥了眼落月,落月会意,机灵地拂身:“嗳,奴婢这就去告诉颜夫子一声 !” 说完一溜烟小跑出去了。 晏娇对着妆奁上的镜子照了照,自觉满意,才掸了掸衣袖上不存在的尘土:“走吧。”明珠应声,服侍她出了门。 颜夫子所居在书院后面,晏老夫人特意为她辟出一个幽静清凉的园子,园子里山石草木,布置清幽,颇有文雅意气。 晏娇一路走过来,从书院游廊穿过去,眼前恍惚浮现很久以前,她带着小阎王日复一日到这书院里来,那时晏凝霜和宴凝露总是看她不顺眼,为一件新衣裳就能闹半天;小阎王也清清冷冷的,总是坐在最角落。 被人欺负了也不知道吭声。 他们终究是长大了啊。 晏娇心里感慨了一会儿,发现到颜夫子的园子里,已经清幽得有些庄重了。 院中安静到只有叶落之声。颜云坐在花树下那处美人靠上,见晏娇带着丫鬟们过来,她笑得温和端重:“娇娇,你来了。” 她与晏娇印象里的没什么两样,还是那个端庄稳重、不会出一丝错的礼仪先生。这副常年挂着的志在必得的笑容又让晏娇想起晏凝霜,心里就有些恶寒。 晏娇也弯了眉眼:“老师,真是好久不见了。” 她笑嘻嘻地凑过去,还没说出下一句话,就被颜云握住了手。 兴许是多年练字,她手上温度有些凉,却沉稳有力,晏娇只是顿了一下,便由着她去了。 她能感觉到颜云的目光锐利地扫在她脸上,一寸一寸,她看得极其仔细,几乎是从上而下,全都审查一遍,这才点了点头:“娇娇真是个坚韧的。我以为你这两年来,都是去吃苦去了。” “老师是懂我的,我怎么舍得让自己吃苦?”晏娇没皮没脸道。 从在书院的时候,她就是用到宋府去跟林氏念书为借口,都不情愿留在晏府书院上这折煞人的礼仪课。 面前的妇人如今年纪也四十多了。 这两年颜夫子也没什么变化,由于在晏府是个闲人,她皮肤细腻了些,看着竟像个金贵的王侯夫人。 晏娇的嬉笑让颜云放松了许多,拉过少女的手捏了捏,露出笑容道:“我还以为这两年你会懂事稳重些,却还是那个俏皮样。” 晏娇随意应了一声,颜云松开手,往自己身旁一指:“难得有人来看我。陪我坐坐。” 晏娇应了,坐在她身边。 日光下澈,影布于花树枝丫空隙间,落下满地碎金斑驳。 颜云一手撑在美人靠上,笑吟吟地问:“这两年到过哪儿?都见着些什么?” 晏娇聊起江陵府便乐了,不厌其烦地把那些稀罕的风物和趣闻都说了个遍,她不拘言辞,让颜云也忍不住跟着一并笑起来。 少女灵动明媚,容色出众,也出落得窈窕动人,虽然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可与别的贵女比起来,已然生动多了。 颜云捡了她停下来的契机,试探着问。 “娇娇如今回到帝京,也快十七的年岁,再不议亲可就迟了。 我前些日子到老夫人那儿,却说你们姐妹三个的亲事都还没有眉目。” “你们也算是我看着成人的,不知晏大人那边,对此事可有绝议?” 晏娇:“……” 今天怎么但凡见到个人,都要问问她的亲事。 她抿了抿唇,狐疑得很,没有答话。 颜云探究地看着她,等不到她的答案,见她这副模样,只以为是少女羞于谈起亲事,是默认晏旭对她的亲事有安排了。 颜云就叹息了一声:“娇娇。我从来晏府那一日起 便喜欢你的性子。虽做了你的老师,可打心底也是不想束宥你的。” “你虽不好学,却天赋过人,虽莽撞,却能分清是非曲直。世间的男子,多只在意女子相貌,唯色是图,若日后你被指给这样的人,真是平白耽误了你。” 晏娇:? ? 她想颜夫子一定是误会了什么,忽然品出,这是话里有话啊。 她索性一言不发,等着颜夫子继续说下去。 颜云热切地握了她的手,往她耳边凑近些许,压低声音问:“娇娇 !” “俗世男子都是庸人,配不上你的。你觉得宗室如何?” “宗室?”晏娇挑了挑眉,音调高了些。 她一动不动地盯着颜云,径自出神。 颜云宽慰道:“我也是世家出身,世家不与宗室相交,我自然也知道。” “只是宗室也未必就没有好的地方。你这样的好容色,需要日后的夫家能为你做主、将你护住。” 晏娇心底早就把长公主和那几个受冷落的王爷过了一遍,狐疑地问:“那些宗室,在当下都不怎么露面的。老师指的是哪一家?” 颜云见她神色有所松动,便拉过她的手掌,伸指在她掌心描了一个字。 “晋”。 晏娇眉心随着她的动作深深蹙起。 晋王府? 她还记得有一年,晏凝霜时常到晋王府做客,那时她也被晏凝霜拉着去。 只是她后来便离了府,应下晏凝霜的赴宴也就不了了之。 晋王身为永明帝早年最亲近的兄弟之一,是少有的在政变之后活下来的那个。在永明帝登基后 ,晋王也避世不出,只是得了个世袭的封号,被开恩在王城赐了座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