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3章 组织文化激发团队活力(2)(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有的年轻人,从刚工作的时候就注定会跟别人产生天壤之别,因为他总想浑水摸鱼,一天工作8小时,认真不了5个小时。而有的年轻人,上班很积极,下班也在想公司的事,一有时间就扑在工作上。同样是30岁,后者已经有60岁的经验,前者可能还不具备30岁的经验。当然,我们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工作狂人,做这个对比,是想让大家看到工作热情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该如何洞察部属是否有工作热情呢?志业是什么意思?志业是一个人长久要走的一条路。简单地说,退休后还想做的职业或是一辈子都想做的职业就是志业。部属的职业同时也是他的志业,有志业心态,自然就会体现出最大的工作热情。

除了挖掘部属的潜能之外,我们还要培训教导人才。未来的企业中,业务人才很重要,教导人才更重要。

你不能说“我是管财务的,我也想替公司省钱,没乱花公司的钱”,因为就算再省钱,花了的钱对公司来说也都是成本。企业重视的不是花钱不花钱的问题,而是定位在哪里。除了业务的定位,开源最重要,其次才是节流,这就需要有教导力。为什么教导力很重要?因为处理一件事情,有教导力和没教导力有着天壤之别。比如沟通一件事情,面对50个人,没有教导力的人,要说50遍;有教导力的人,一次解决。

给人鱼,不如教人钓鱼术,所以在团队经营中要重视培训有教导力的人。中国人比较重视培训别人。我们来看个例子。父母如果对孩子说:“我对你很好,你要孝顺我。”孩子会很反感:“你有多好?你对我是很好,但是别人的父母对子女更好,他们大学一毕业就有小轿车,你能给我吗?”怎么比都比不完。所以中国人很清楚,好或不好不要自己说出来,自己说没用,一定要善用第三者。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孟子为什么提倡“易子而教”?就是因为第三者说的话,孩子更容易听得进去。

善用第三者的教导,组织才容易形成好的气氛。父母发现自己怎么说,孩子都听不下去的时候,不妨让亲朋好友来帮忙沟通,效果会不错。比如小明的爸爸就找了个叔叔来当帮手,叔叔对小明说:“你要听话,对你爸爸好一点儿。”小明说:“我为什么要对爸爸好一点儿?”叔叔说:“我很少看到有像你爸爸这样愿意听孩子意见的。”小明一听也就相信了。第三者的教导是很有用的。

妈妈看女儿涂口红就骂:“别乱涂口红!”

女儿心里觉得好笑:“你自己涂就不叫乱涂,我涂就叫乱涂,我就涂给你看。”妈妈只有生气的份。

妈妈如果善用第三者,私底下跟爸爸说:“女儿一直乱涂口红,不知道怎么办。”然后跟爸爸联合演出一场戏。在吃饭的时候,爸爸自然而然地说:“你知不知道,巷子口的小美?”

妈妈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说:“哪个小美?”

爸爸说:“大概四岁左右,我们下班回来经常礼貌地跟我们打招呼的一个小女孩。”

妈妈好像回忆起来的样子,说:“是哦。”

爸爸说:“你知不知道她最近做手术了?”

妈妈惊讶地问:“啊?这么小就做手术,为什么?”

爸爸说:“因为她乱涂口红。小孩是不能乱涂口红的。”

爸爸妈妈的对话,女儿听了进去,并主动把口红还给了妈妈。

中国人用人把教导力排在第一顺位。在管理中,有教导力的人更会用人,才能成为领导者。学习的重点是要会运用,所以输入什么不重要,输出什么才重要。我们一直强调,智慧比知识重要。那么,人才的价值是什么?如果把学历当成分母,把经历或成就当成分子,人才的价值在这个分数值的大小中就体现出来了。台塑创始人王永庆先生的事业做那么大,如果学历也是博士,那我们也许觉得没什么,觉得他的事业本来就应该做得那么大。王永庆先生之所以让人佩服,是因为他事业做得很大,学历却不太高。

在培训人才的时候,我们要有阶级性的判断,最好一步一步精进。怎么精进?也就是分为学、用、熟、精、通五个阶段(见表3—8)。

第一,学。学习的态度很重要。企业虽然不是学校,但员工不会的时候,也得教他。

第二,用。让员工在反复练习中,从不会到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是很快乐的。

第三,熟。用不是重点,还要确定熟不熟。什么是熟?就是滚瓜烂熟、熟能生巧,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甚至可以跟人分享,能够教人,但应变能力还差一点。

第四,精。已经成为行业中的第一,闭眼都会做,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第五,通。会通整合,持经达权。品质上去了,应变能力也上去了,是通才型的人才,就算跨行业也没问题。

另外,有三类必备能力的培训不容忽视。

第一类是专业能力的训练。基层员工可以用专业能力去要求。

第二类是自学能力的训练。基层员工想升为中坚干部,关键在自学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学能力就是化繁为简、执简驭繁的能力。

第三类是调和能力的训练。对总经理仅用专业能力来要求行吗?如果这样的话大部分人都能当总经理了。总经理需要调和鼎鼐,处理人与事的问题,调和能力要很强,这仅有技术是不行的,还需要有艺术。

什么东西都可以跟西方人学,但最好要了解适合中国人的三个特殊性:领导、激励、沟通。为什么?因为这三个特殊性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随需而变。重点在对方,而不是自己。所以我们必须多花点心思在人的部分。学会用人很重要。人用对了,就什么事情都会对;人用错了,就什么事情都错了。

很多企业领导这样抱怨:“我这几个左右手,专业能力绝对没有问题,可问题是所有人都被他得罪了,我都不知道还能再分配他什么工作了。我本来要好好栽培他的,没有办法,他把人都得罪了,我怎么栽培他呢?”

可见,专业能力强,并不代表调和能力强。调和能力不行,动不动就摆架子,专业能力再强也没用。未来受到重用的人,越是高层,越要有调和能力。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