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BOOK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7章 《易经》中的三才之道(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任何场合,最重要的都是人和。而想要获得天时、地利、人和,必须密切配合,高阶施行天道,中坚实施人道,基层奉行地道。

(第一节)如何有效区分三个阶层

任何组织都包含三个阶层,即高阶、中坚、基层。为什么要区分为这三个阶层?又该如何区分这三个阶层?见表1—18。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高阶领导属于“中人以上”,要懂得先知先觉的道理;中坚干部属于“中人”,要懂得后知后觉的道理;基层员工属于“中人以下”,一般为不知不觉者。

我们在区分三阶层的时候,要注意先把最高决策阶层,即企业的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分出来。然后把基层员工,即现场的作业人员分出来,如果是大公司的话,领班、组长也算是基层员工。剩下的人员,可列为中级管理阶层,也就是中坚干部。

很多人问:“老师,这样区分的话组织中至少要三个人以上吧?一些小店面,就一个老板,一个员工,那怎么区分呢?”我说:“假如老板骂这个员工怎么那么笨,教他技术都不会,徒弟开始流眼泪了,这时老板的太太自然就说话了,不要难过了,其实老板并没有怪你……然后就化解了。老板的太太算不算第三个人呢?”对方说:“听你这么说的话,好像有三个人了。”

三阶层的区分,并没有严格的界线。但懂得三层配套,整个组织就圆满了。

三层配套,有着多重运用。

比如:在家庭中,有祖父母、父母、子女;在工厂中,有厂长、领班、作业员;在企业中,有领导、干部、员工;在高层中,有董事长、总经理、经理;在部门中,有经理、主管、组员。

很多人都觉得总经理很威风,总经理有时候为了协调股东跟董事长、经理之间的关系,也会很累。就算是老板,也还有永远的“上司”,就是客户。作为老板,随时要有这样的观念,不要以为老板就可以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其实完全不是这回事。能够长期经营的组织,老板一般都有中坚干部的思维,随时有着三层的配套。

三层配套,重点在“中”。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企业甚至企业的各个阶层中,大家都要有中坚干部的思维,因为只有拥有干部思维,才会让组织圆满。

比如,经理说:“总经理的事是我的事,员工的事也是我的事,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啊。”可见,经理对上要注意总经理、对下要注意员工。所以任何阶层,随时要有中坚的角色,才能执两用中,掌握管理的要领。

(第二节)三阶层要秉持三才之道

八卦称为“原卦”,两两相重,组合成六十四个“重卦”。每个原卦都由三个爻组成。这三个爻从上至下分别象征“天”“人”“地”的位置,称为“三才”。《易经》六爻卦,上面两爻为天位,中间两爻为人位,下面两爻为地位,正好配合三才之道。高阶、中坚、基层,分别对应“天道”“人道”“地道”(见图1—8)。

有句话大家都熟悉,叫作“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经》,我们每天都在用,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在用它而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任何场合,最重要的都是人和。这说明中坚干部肩负着重大责任。而想要获得天时、地利、人和,三阶层必须密切配合,高阶施行天道,中坚实施人道,基层奉行地道(见表1—20)。

高阶居天位,应遵循天道。天道尚变,所以高阶领导必须深谙变化的道理,密切注意变化,及早做好万全的准备。天道尚变,但不能乱变,高阶领导随时都要站在组织的立场,顺应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实施综合性的指挥。

基层居地位,应遵循地道。地,规规矩矩地生长万物,不会种西瓜而长葡萄,种瓜一定得瓜,种豆一定得豆。地道和天道不同,它的特质是不变。所以基层员工最好严守纪律,认真执行任务,如期完成作业,无怨无悔地配合领导,不可擅自改变。

中坚居人位,应遵循人道。人道,调和天道与地道,贵在有所变有所不变。中坚干部处在高阶与基层中间,必须随时“应变”,最重要的是扮演沟通协调的角色,以“和”为主,不仅要懂得将高阶领导的策略具体化、明确化,而且还要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三阶层的配合从表1—21中可窥见一隅。

我们说“天有不测风云”“天威莫测”,是因为很难掌控天,很难掌握天气。天不明言,什么时候刮风下雨,什么时候太阳高照,总是说来就来,从来不提前告诉我们。所以我们觉得天很神秘,对天特别尊敬,也格外亲昵,常常把“老天爷”挂在嘴边。如果天把一切都告诉我们,很容易被掌控的话,我们也就不会敬天了。

天道重视阴阳变化,宇宙万物的变化大多是阴阳往复而引起的。高阶领导也要懂得这个道理,想要让部属尊敬自己,就要体会老天爷的角色,少说话,以启发有心人。

为什么不明言?这是有它的道理的。举个例子。有人年纪轻轻当了校长,原本很光荣的事,却做得很辛苦。为什么?因为不是有知识就能当好校长的。读到博士了怎么会学历不够?年纪轻轻当校长,没有经历,缺乏经验,不辛苦才怪。中国人常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有一次,我下午三点去学校,老师们在办公室里还乱哄哄的,我问:“你们校长今天不来吗?”有个老师回答:“等一下就来了。”我说:“你们怎么敢这么吵?”他说:“我们校长最守信用,他说四点来就四点来,我们可以放心地玩到三点五十分。”

很多领导为了跟部属打成一片,展现亲和力,跟部属无话不谈,无所不说,这是很危险的。我们不清楚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会刮台风,才会怕天。所以作为老板最好这样,说下午回来,有可能下午不回来;说下午四点回来,也有可能两点就到。也许大家会觉得这样很奸诈,其实这跟奸诈没有关系,有时候不清楚的信息,反而能培养部属应变的能力。再说,认真的部属,不管领导几点回来,都会专心做事。

暗示就是一种不明言的表现。有时候部属做得不好,领导最好用脸色来管理,让部属自动自发地去思考和调整,既顾全了大家的面子,又能实现目标。

人道重仁义,干部也有干部的角色,干部应该慎言,应该明言的时候,当然要明言;不应该明言的时候,就不能明白表示出来。是十分坦白还是含含糊糊,一切以合理为标准,需要自己衡量实际情况,用心拿捏以求制宜。

地道重刚柔,能否承受压力,表现得十分清楚。所以基层员工应该明言,一切都说明白,有能力或没能力都要清楚表示出来。这样,领导才能正确地判断,以便及时增加人员或延长工作时间,以确保成效。

可见,三阶层行事要找准角色定位。我们再来看表1—22。

高阶领导平时最好“内心清清楚楚,嘴巴含含糊糊”。为什么?比如当父母的说“我最喜欢大儿子”,那小儿子就受冷落了。同样道理,领导要照顾所有的员工,最好不要把自己喜欢谁说出来。

西方人的激励方式很好,十个店长,请表现最好的店长上台发言,奖励他,绝对没有错。在中国,请表现最好的店长上台,还颁奖给他,这可能会造成“光荣性的孤立”。其他没获奖的店长私底下拍拍他的肩膀,“总经理说你表现最好,以后都靠你了”,便开始混日子了。这样的结果是老板自己造成的。

当领导的一定要了解,公开场合只能喜欢所有的人,不能让人没面子,私底下才可以对表现好的部属说“我支持你”。

一般来说,紧急或必要时,高阶领导才可以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平时应尽量给中坚干部足够空间,让他们得以施展身手、发挥潜力。

中坚干部处在高阶和基层中间,是上下沟通的桥梁,最好“内心清清楚楚,嘴巴也清清楚楚”。不过,有时要顾及高阶领导的面子,应该避免唐突,说话要含蓄一点,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内心清清楚楚,嘴巴含含糊糊”。

基层员工“内心含含糊糊”不要紧,但一定要“嘴巴清清楚楚”。我们每次问基层员工“你懂不懂”时,他一定会说自己懂,其实他有可能不太懂,甚至根本不懂。不懂为什么还说懂?基层员工普遍有这样的心态:领导问我,我却说不懂,太丢人了,会不会被开除呢?“死要面子活受罪”,基层员工一般经验不足,不懂的话最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相信那些真心关怀和用心教导自己的领导,才能有效执行他们交办的任务,把工作做好。

我们已经知道,八卦的三个爻,包括天、地、人三才:上面的爻,代表无形的能而为天道;下面的爻,表示有形的质而为地道;中间的爻,兼具无形的能与有形的质而为人道(见表1—23)。道家思想来自《归藏易》,重变化,可以用来说明天道;儒家思想来自《周易》,重伦常,可以用来说明人道;墨家思想则来自《连山易》,提倡实利,可以用来说明地道。三家学说各有其重点,正好搭配组织三个阶层的不同需求。

也就是说,高阶领导应有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修养,重点在“无”;中坚干部要有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风范,重点在“能”;基层员工则应遵墨家的苦行节用,团结合作,重点在“有”。

组织三阶层特性不同。高阶领导代表“天”,高高在上,注意未来的变化,所以要有前瞻力。能否预测未来的动向,及早提出政策,把组织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