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临点点头,“原来如此,后来呢?”
“后来,后来弟子发现,随着这庙宇的建成,那种神秘的力量逐渐增多,弟子的修行也更加顺利。就这样,一有空闲,弟子便做些小事,给他们行些方便。”
“恩,这心愿箱是怎么回事?”子临指指庙里的小箱子,“倒是有些意思。”
“回师父,这是一个信众无意之间的想法,后来越传越广,就成了现在的心愿箱了。”
子临微微一笑,“走,让我看看你是如何做的!”
秀儿点头称是,“杜大娘家的孙子又犯病了,师父,咱们先去看看吧。”
子临自无二话,随着楚秀儿到了杜大娘家。
这会大半夜的,子临看见杜大娘家的灯还亮着,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床边打盹,孩子不时的咳嗽几声,小脸上有些异样的红晕,许是在做着噩梦,小手抓住床单不放。
“这家其他人呢?”子临见屋子里空荡荡的,只有杜大娘一个,不解的问。
秀儿眼里流露出一点哀伤,“家里出事,都没了,就剩下这一老一小,这孩子打娘胎出来就身体不好,先天受损,后天又补养不足,伤了元气。”
“弟子虽然怜他,但也不敢行那扭转阴阳之事,他既然先天有损,必然是宿世因果所累,因此,弟子只是用寻常手段,替他安抚心神,壮壮体魄而已。”
子临沉思了一下,最后微微颌首,“你能想到这点,说明你多多少少已经知道些性功之要了。”
不再多说,示意秀儿继续,秀儿点点头,在窗外用法力,安抚了小孩心神,将气血调了调,子临借此机会紫眼观瞧,果然,从那杜大娘身上溢出淡淡白点,融入秀儿体内。
再不说话,子临就让秀儿按照平时的手段,围着这些信众转了一圈,虽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楚秀儿倒也耐得住麻烦,一点一点的解决了。
从东村头到西村尾,子临一路跟着,最后,两人回到了老柳树下,入了古井。
井里,癸水之精再也没了踪影,只有隐隐的光华流转,映在井里,子临知道,也许再过个几百年,这口井,或许还会滋养出新的癸水之精。
看着如今的楚秀儿,子临心里微微叹口气,自己虽说收人家做了弟子,却只是传了一个法门,便再未操心过。今日没料想出了这般变化,倒真是天机难测,造化弄人。
“秀儿,你可知,这种借愿修行有何道理?”子临缓缓问道,脸上如水般的平静。
楚秀儿闻言一惊,双膝跪下,“弟子不知,还望师父指点。”
“尔如今之行为,在上古洪荒,是名神道,取众生香火,增自身道行,然成于斯,败于斯,神道修行,根基全在正信,若是信众广大,则道行日增,若是失了信众,自然根基大损,再难超脱。”
“尔于懵懂之初,踏上这条神道修途,前景难测,如今想要撤身,有为师助你,还来得及,你,可愿?”
楚秀儿眼神清澈,静默半晌,眼前划过终日祭拜的信众,想起杜大娘抱着孩子夜不能寐的情景,最后方才咬牙答道,“弟子不愿,神道也罢,鬼道也好,弟子心里已经有了信众,既然放不下,那就索性拿起来,弟子甘愿身入神道,或成或败,永无怨言。”
子临看着眼前白衣素素的楚秀儿,沉声问,“不悔?”